曹野




中圖分類號:G82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60-02
摘要 探究式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棒壘球運動進行探究式的教學的最根本的屬性是培養學生在棒壘球比賽中研究以及解訣實際問題的能力,棒壘球運動進行探究式教學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內涵基本完全一致。[1-3]本文主要通過實證分析棒壘球運動的探究式教學,以棒壘球的學生為作為研究的對象,分別對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分別應用和探究。
關鍵詞 棒壘球運動;探究式教學;實證分析
探究式教學是學生學習棒壘球運動的必要程序,同時對于培養學生棒壘球運動核心素養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種形式。[4-6]在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下吸收傳統教學的優秀且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于探究式教學的教學過程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發展學生棒壘球運動的能力、并規范學生健康行為、培養學生運動品格和情感,是棒壘球探究式學習研究努力的必然方向。
一、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控制
(一)研究對象
以某學校選壘球課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每個小組三十人,其中一組為實驗組另外一組為對照組。本實驗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對比來進行教學實驗,首先在實驗開始之前進行對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等測試,然后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測試沒有明顯差異的學生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分組。
(二)研究方法
本次實驗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相同內容的棒壘球運動教學,以下簡稱教學實驗法。對照組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即體育課的根本教學模式首先教師進行講解,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進行練習,從而有效的達到技能測試的標準。而實驗組進行探究式教學首先先要創設具體問題的場景,之后向學生提出疑問,然后通過這個疑問進行對應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據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進行總結,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水平,最后在實踐中得以應用。
(三)實驗控制
在進行棒壘球運動試驗的控制時,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7-8]棒壘球運動課程的基本內容為跑、跳、投、打等,實驗基本控制在一學期。為了保證棒壘球運動教學中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內容的一致性,著重重視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練習能力、自我提高以及自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組進行學習的組織形式: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不同的防守方式進行不同的進攻。其次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進行獨立的研究和分析趙小虎對應的答案并形成假設的方案。然后針對形成的假設方案進行分組討論之后擇優選擇最終方案。最后共同提高。
二、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實驗對象測試的對比分析
教學內容開始前對實驗對象進行基本身體素質測試:
兩組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t值為2.646,P值為1.010,P值大于0.05, 即P>0.05。 表明兩組學生的在身高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進行實驗的基本條件。
(二)實驗前實驗對象壘球基本技術測試對比分析
選取棒壘球關鍵技術進行測試。進行100m跑和壘球擲遠的技術測試。
測試結果非常明顯,雖然有很多種原因,但是傳統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都會使學生身體素質提高。
(三)試驗后棒壘球等技術測試結構對比分析
學期末對研究對象進行技術等相關測評,測評結項目和學期初一致。
從此表可以看出,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對樣本數據進行了T檢驗,有非常明顯的差異,這就明確的證明探究式教學和傳統教學對學生的發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的。
(四)普通高等學校對探究教學法的認知結果分析
本實驗的研究課題是一學期,在學期末的時候對實驗對象探究的態度進行測試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自覺能力,學生對建構性的評價存在困難,同時教師也給學生的評價也非常難。自主探究學習相對來說還可以但是在小組合作的探究中合作性不強。下表顯示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于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不高,且學生的性格不穩定以及女學生生理周期提前或者推遲、對于體育課的創新指標偏低甚至拒絕創新、并且在體育課上學生對于不懂的體育問題并不會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和請教其他學生,同時學生很難有碰到高興的事情與別人分享的習慣,在體育課中遇到困難也不會及時的和其他學生溝通,自然幫忙的人就非常少。我們必須清晰的認識到這些現象的關鍵點,就是雖然教師在實施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有一定程度的反思,學生也能提高學習棒壘球運動的積極性。但是促進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分析和研究等等方面還會有更多的內容。
(五)棒壘球探究式教學課例的研究
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特點進行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的關鍵點在哪?如何組織探究式教學?如何管理探究式教學?如何做更好的探究式教學?設置場景教學,提出探究式教學的目標和探究式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建構提供保障。例如在在棒壘球運動的某一課堂上介紹壘球擲遠的方法,如果能保持上下肢體能夠協調發力以及出手的快慢程度用力的程度之間的配合。首先課堂小片段1只用上肢發力進行棒壘球的投擲壘球的落地地點為什么投的不遠?為什么在投擲棒壘球的運動中要伸直手臂進行投擲?為什么在投擲棒壘球的過程中要彎曲膝蓋。在進行轉體?在這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明白如何運用拋物線的原理將棒壘球投擲的既快速又準確呢?怎么樣能使肢體之間協調乏力以及怎么能夠準確的運用棒壘球打標志物?其次課堂小片段2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想用壘球做各種實驗,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安全,在課堂中鄉村生的做法是否出色且獨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為學生設置疑問,創設假的場景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主動的分析和研究,并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來完成探究式教學的目的。在整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步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論與分析
(一)結論
實驗研究證明,探究式教學與傳統式教學相比更勝一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對探究式教學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學生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途徑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經驗,即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展開學習。另一方面是間接經驗,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探究式教學和傳統式教學最關鍵的不同就是學生能夠自覺的去理解知識的技能。
(二)建議
棒壘球運動進行探究式教學,應該學習并借鑒傳統學習方式優秀的經驗,緊抓探究創新式課堂,加強校園棒壘球運動,為全民健身提供豐富的保障。創設課堂場景加強教師教學的軟實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良好的校園棒壘球運動環境,為棒壘球運動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運望.構建高職院校籃球專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14+116.
[2]肖寅杰.高中物理課堂如何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以《平拋運動》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03):67-68.
[3]岳榮濤.探究式教法在高校足球課教學改革中的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5):128-129.
[4]李云霄,李亮.棒壘球運動探究式教學實證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01):144-145.
[5]張健.探究式教學在大學壘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7(08):108-109.
[6]劉建兵. 探究式教學模式在中學網球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D].廣州.廣州體育學院,2017.
[7]易國鋒.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校網球教學應用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7.
[8]王海軍,董立叔,高海東,靳帆.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4):80-84.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