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農村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的背景下,農村學生多數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祖輩對學生的監督和教育能力里有限,因此農村學生在家庭中多數得不到學生方面的指導。如今的小學教育中,后進生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實現小學語文后進生的轉變成為眾多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本文筆者針對小學語文后進生的轉變策略做出詳細分析,期望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提升語文后進生的學科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后進生;轉變
引言:由于農村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農村地區留守兒童日益增多,農村小學生大多與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祖輩能力有效,無法在學習方面給予指導,農村學生的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后進生,給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發展形成了巨大挑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教學中努力實現后進生的轉變,促進學生文化修養得到提升,為推動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1、付出更多關心,提升后進生學習熱情
很多農村父母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農村小學生多數跟隨祖父母一起長大,雖然祖父母足夠疼愛學生,但是不同于來自父母的愛,導致學生內心情感缺失。隨著年齡增長,學生與祖輩之間溝通開始出現障礙,導致學生性格逐漸變的內向,不愿與他人進行溝通交往,對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不利影響。作為小學教師,首先需要做到“愛生如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應該對學生付出足夠關心與耐心,尤其是對留守兒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結合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給予生活和學習上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感受關懷和溫暖。教師的關懷可有效彌補學生內心情感的缺失,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生活和學習中回歸正軌。
筆者在工作中就遇到性格十分內向的學生,這名學生平時獨來獨往,極少與其他學生交流,語文課堂中學習熱情不足,測試成績也不甚理想。但是筆者發現,這名學生酷愛繪畫,平時總是一個人悶聲繪畫,就連作業本的背面都是他的作品,并且這名學生繪畫功底扎實,作品總是給筆者驚艷的感覺,因此,筆者以此為突破口,幫助改名學生樹立了學習自信心。在進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節內容的教學時,筆者為學生展示了《清明上河圖》這幅世界名畫,學生皆發出贊嘆之聲,筆者提出:“我們班也有一名繪畫小天才,大家知道是誰嗎?”,學生紛紛說出改名學生的名字,筆者接著說道:“是的,就是他,老師相信,如果張強同學保持對繪畫的熱愛一直堅持,他也可以成為下一個張擇端。”。接著筆者帶頭為這名學生鼓掌,掌聲中,這名學生先是驚訝,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之后的學習中,這名學生逐漸與其他學生開始接觸交流,并且和筆者的關系越來越好,愿意與筆者分享他的每一幅畫作,在語文課堂中也開始認真聽講,學習變得積極主動,語文學習成績逐漸得到提升。教師的關懷對于后進生來說意義非凡,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肯定,可以有效提升后進生的自信和熱情,從而有效實現后進生的轉變。
2、通過分層教學,提升后進生學習信心
語文基礎薄弱是后進行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所有學生提出相同要求,制定統一學習目標是不現實的,會給后進生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后進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目標,才能實現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得到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篇課文的教學時,考慮到各層次的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筆者就采取了分層教學法來實現所有學生通過課堂教學都能有所收獲的目的。筆者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A、B、C三層,在開始教學時,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課文的閱讀,要求A層的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課文對西沙群島的描寫順序?并在課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要求B層的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西沙群島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并找出課文的中心句;要求C層的學生認識課文中所有生字,并且可以順利流暢的閱讀課文。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要注意,確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符合學生實際能力。只要后進生認真學習,就可以完成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讓后進生體會到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通過教師引導帶動后進生的學習效果逐步提高,最終實現后進生的轉變。
3、開展趣味教學活動,促進后進生心理健康
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至關重要,通過開展趣味教學活動,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心態,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對學習失去興趣是后進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升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實現后進行轉變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進行《大自然的聲音》這一篇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可以充分借助農村地區自然生活環境的優勢,組織學生走出教師,走進自然,去大自然中觀察真實的聲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天性得到釋放,有利于提升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可有效幫助后進生實現轉變。
結語:綜上所述,如今的農村小學中存在大量留守兒童,家庭教學的確實導致后進生的形成,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巨大挑戰。小學農村語文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對后進生付出更多的關懷與耐心,改變后進生心態,提升后進生的學習自信,確保后進生身心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后進生的轉變,幫助后進生順利展開學習。
參考文獻:
[1]孫天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J].讀寫算,2020(25):203-204.
[2]張金濤.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轉化后進生[J].當代家庭教育,2020(20):143-144.
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鹽場鎮源灘小學 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