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基礎地位,關乎學生語文素養地基牢不牢。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很重要的構成部分,因為學生學習識字、閱讀等最終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作文是了解學生內心的一個重要窗口。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作文體現的是對學生識字、閱讀、寫字、表達等方面的綜合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 作文教學;教學創新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作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化,作文教學應當要使得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從而學會去表達自己對于世界的觀察和看法,抒發自己的情感,并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態度。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課標下對學生的寫作方面的要求,強調學生要明白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更加注重學生的通過觀察豐富個人見聞、表達個人感受,并且要求學生主要能寫簡單的記敘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常見的應用作文,并達到基本通順、規范,文從字順的要求即可。然而有時老師會過于強調作文的外在要求,而忽視了學生表達看法、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從而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不好。
1.教師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作文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上課內容枯燥,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缺乏對于學生思維方面能力的培養等。大多數教師仍然會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比如說教師指導寫作思路,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背誦積累素材。教師不能靈活地處理與教材等指導性參考資料的關系,被教材所束縛,機械地講解教材和教案,導致課堂氛圍不佳,不啟發學生思考。
2.學生為了寫作而寫作
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則存在“為了寫作文而寫作的現象”,學生更多地是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這與作文的“初心”是相違背的。首先學生的基礎薄弱,對于字詞句的理解不夠,導致難以恰當地使用到作文中去;其次,學生難以將自己對于身邊的事物的觀察融入寫作之中,使得學生寫作流于形式,脫離生活實際,內容空泛,缺乏情感性和思考性。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方法創新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做好作文教學創新顯得尤為重要,要使得學生從“被動接受”向“主動表達”轉變。因為作文也是教師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一扇窗戶,很多平日里教師不易于觀察到的東西其實很多時候會通過作文表達出來。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正確看待學生的不足。
1.在班級創設良好的文學氛圍,引導學生有意義地閱讀、積累素材
雖說要避免讓學生機械背誦寫作素材,但是并非代表要放棄閱讀,這是積累素材與學習寫作的重要途徑。大多數時候,學生的寫作是始于模仿的,因此教師可以打造更加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與需求的“閱讀角”,要引導學生有意義地閱讀文摘、報刊、雜志、作文集、甚至是兒童喜愛的課外作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去分享自己喜歡的作品,將其中好的故事與好的語句與大家一起賞析。
2.情境中“拋錨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作動機
要想改變過去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首先教師要學會借助情景式教學法,這在各科教學中都很適用。因為引起學生的注意是一節好的課堂開始的第一步,一節優秀的課堂中,不能缺少師生間的相互配合。教師可以針對作文教學的主題,將這個話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采用一個情境式的方式,生動地展示一種范例的創作的思路,從而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創作的興趣。
3.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兒童的主體意識
教師要改變過去機械講授的課堂,認識到學生是創作的主體,教師永遠也沒有辦法代替兒童去寫作。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輪流地來充當“小老師”,分享自己寫作的心路歷程,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4.開展課外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材”理論,不僅適用于學齡前兒童的教學,對于小學教學也同樣適用。教師的教學不僅要遵循課標、教材和教案的指導,還要尊重兒童身邊的“活教材”。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幫助兒童從自身的已有經驗中去生長出新的認識,要尊重其已有經驗。
5.運用多媒體教學,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的普及,教育現代化的特征日益明顯,各種科學技術進入到課堂。這些現代化的手段具有生動形象、直觀性等特點,符合這個年紀的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方式。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與優秀的學生作品,圖片、視頻、音樂等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的主題,也有利于使學生迸發出興趣,從而打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課堂。
6.鼓勵學生表達,尊重學生的創作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特別是小學生,其心智發育還達不到成人的成熟程度。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評價觀,我們每一次評價學生的作文,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其寫作能力,為了促進學生進步、發展。面對他們在寫作中的難以避免小錯誤,教師應當用溫和又不失力量地指出,重點是要引導學生改正。只有教師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表達,學生才能更加勇敢地在作文中寫下自己的真實想法,展露自己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有創作的“安全感”。
三、結語
作文教學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習語言文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表達自我,是為了交流,而作文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途徑。在新時代,小學作文教學應當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師要打造具有生命色彩、人文關懷的課堂,讓學生愛上寫作,敢于展現,學會表達,勤于思考,培養新時代的“小小創作家”。
參考文獻
[1]邢慧影.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優化途徑與實踐意義探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1):99-99.
[2]宋靜.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法摭談[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8(10):45-46.
[3]王鵬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S1):461-461.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前山鎮山海小學 符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