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晴晴 趙京輝
摘要:為了在健美操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以健美操課程作為改革與建設對象,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式理論基礎上,對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構建進行思考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ARCS模式; 健美操; 思考
健美操是體育與藝術結合,力學與美學相統一的,被學生廣泛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中健美操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主干必修課,在普通院校公共體育課程里是主設運動項目。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健美操課程的內部結構正在不斷的得到完善。又因健美操課程的建設受社會、學校、時間、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是在螺旋上升的變化發展著,需不斷探索。因此,為進一步發揮健美操課程多層面、多維度價值優勢,完善健美操課程建設,促進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的實現,筆者以健美操課程作為改革與建設對象,以人的全面發展觀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式理論基礎上,對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構建進行思考,積極探尋新型健美操課程模式,以期為體育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一、ARCS 動機設計模式
ARCS動機設計模式屬宏觀理論,是美國心理學教授約翰·凱勒提出的一種以激發和保持學習動機為線索的教學設計模式——ARCS動機設計模式[1],通過相關策略體系研究以解釋教學活動。認為“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四類因素主要影響著學生學習動機。簡言之,激發一個人的學習動機,第一步要知覺激活,使學生對某一學習任務的注意并維持(興趣);第二步建立學生與此項任務之間的密切相關性;第三步肯定自我,產生有能力完成任務的信心;最后體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滿足情感價值需要。
二、基于ARCS 模式理論下的健美操課程構建思考
當下新教學改革中倡導“以生為本”,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實現這一理念的前提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從動機理論分析:學習者學習的內部動力的直接推動者是學習動機,那么要搞好健美操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在進行新型健美操課程建設的探索中,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出發點,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式,那么怎樣構建健美操課程才能更好的實現健美操課程的價值和功能呢?
(一)調整教學策略與轉變思想
肯定學生主體地位,分析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狀況,側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手段使用,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怎樣教、怎樣考,學生怎樣學的傳統教學模式上,采用了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學習自覺性和主動學習的熱情[2]。
(二)建立多維互動的教學形式,更新教學內容
結合當下教育教學新資源、新技術,建立多維互動的教學形式,以繼續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實現教學的有效性。課程設置強注重化體育教育功能,與時俱進的抓好課程建設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關鍵環節,才能切實搭建能力培養的平臺,實現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優質傳遞和創新人才的培養[3]。
1.不斷豐富、更新教學內容
編選優秀的教材,教材內容應編排時尚、運動負荷科學、動作編排創新(加入體操、藝術體操、現代舞、民舞、街舞、拉丁、恰恰等元素)、富有審美等;注重課堂教學,突出健美操教學“全、健、美”的特點,形成由準備(熱身操)、基本技術(健美操基本步伐、成套操)、拓展練習(流行操)和結束(拉伸操、瑜伽等)四部分構成的特色課堂教學模式[4]。
2.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現代化的網絡教學手段,進行翻轉課堂、精品課程建設等,注重教學方法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深入到健美操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和素質情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
3. 延伸健美操課程空間,將健美操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訓練納入課程
總之,需注意在整個健美操課程構建中(大綱、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需要綜合參考學生的知、情、意和行因素,充分針對教學內容特色和學生群體的動機狀況,結合教學目標,以ARCS動機設計模式為理論指導,進行教學課程的建設,實現學生對知識的主動獲得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多元評定模式
面對體育教學為了完成考試,評價內容的指標過于單一,評價一刀切,純粹成為了“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為考而練”等嚴重的“應試體育”現象;保證學生真正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傳授學生基本的體育鍛煉技能目標為核心,根據評價目標綜合化的思想,建立以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等多元評定模式[5],完善課程評價機制。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教育形式的出現,教育活動就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學內容也能更加完善。通過ARCS動機實際模式原理來探索健美操教學是有必要和價值的。
參考文獻:
[1]謝麗.基于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網絡學習環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毛俐亞.創新教育在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 (3):110-112.
[3]黃寬柔.健美操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 (10):112-115.
[4]孫紅梅.構建高校體育健美操課程體系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 (1):107-109.
[5]徐焰,湯韶敏,廖鈺珊,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學生成績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 (1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