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
【摘 ? ?要】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需要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學生和教學目標,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去做題,更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嚴謹的思維模式、科學的思維方法、創新的思路;學習和領悟數學研究的精神和內涵,感悟數學發展過程中的激情和情懷。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這些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高效學習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相反,傳統的課堂中很多模式對學生的高效學習則有阻礙。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21
數學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應用已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一種文化,所以數學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門基礎學科。初中數學作為小學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連接階段,是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更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要通過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實現。因此,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了解教材的基礎上,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進而構建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
一、設計課堂教學原則
對于初中生,教師應該培育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在學生學習數學時,教師應該從身邊事物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解決所遇到的數學難題。教師制定這樣的教學原則,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在學習上互相交流,讓他們懂得不同人對于問題的解決有不同的方法,通過對他們思維能力的培育,讓學生相互之間交流、共同學習,從中也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活躍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減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勇于面對問題自己嘗試解決。
二、優化措施分析
(一)轉變思維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經常把控課堂整體的節奏和內容,這對學生思維的激發和創新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創新意識和辯證的思維方法也得不到激發,成為不折不扣的書呆子。因此教師要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自由和探究自由,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激發。教師先要增加互動,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要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思維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反問式和交互式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在思維的充分溝通中找到正確和符合方向的創新的思維方式;同時學生之間可以進行課題探究,針對題目進行討論或者進行頭腦風暴,在相互啟發、肯定與否定中,通過自己的思考辨別正誤,尋找到科學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雖然看來很浪費時間,便捷性也遠遠不如教師的直接講授,但是一旦形成習慣,學生的思維就像是不斷運轉的機器,會越來越活躍,這會對教師日后的教學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課堂教學的效果會大大提升。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是為了不教,因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教學空間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理論來自于實踐。學習知識不只是學習教材,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所以教師應該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中遇到問題,自己要想方設法解決,把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模擬的形式來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之間組成小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出小組組長,讓優秀的學生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實踐來進行課堂模擬,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面對問題可以互相討論解決。相對于課堂理論教學,通過社會實踐的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問題是可以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這樣就可以將理論運用到生活中,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四)核心素養貫穿于教學評價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合理作出教學評價,通常采取課后作業與考試等方式,讓學生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回憶所學內容,鞏固所學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能夠根據測試結果了解自身的不足,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在知識結構上不斷完善。此外,教師要利用教學評價了解實際教學效果,清楚學生在哪個知識點上理解還有誤差,也對自己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與總結,能夠在教學中不斷予以糾正。因此,只有改進教學評價方式,才能將師生雙方各自缺陷反映出來,實現共同提升與進步的目標。教師在對于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學生某一個方面的技能以外,也要對問題作出延伸,如學科內的知識延伸、知識點和生活實際的交匯等。
三、結語
總的來說,實行新課改主要是改變教學模式。采用高效課堂模式,在課堂中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積極性,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此外,教學模式由傳統教學改變成為高效課堂教學,隨之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相應做出改變,不斷創新,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加強素質教育和數學能力的培育,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所以,提升教學效率還仍然需要教師不斷努力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生福.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探討[J].新課程(中),2015(7).
[2]王艷超.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
[3]劉強.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
[4]林葉.初中體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