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霞
【摘 ? ?要】教學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予以落到實際。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使教材中的各部分教材內容能夠得以更好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此來對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
【關鍵詞】初中化學 ?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7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了教學實施的關鍵,“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也被提了出來,且“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儼然已成為了教學中的核心關鍵。目前,初中化學教學的核心任務是“以化學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來推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實”。我們下面就結合初中化學的教學實踐,以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得以有效培養為目標,初步對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以化學實驗來引導學生進行推理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顯著特點,教師通過演示實驗來將物質性質及相關變化規律展示給學生,而學生通過操作實驗運用所學知識來進一步探知或驗證物質性質和相關變化規律。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講求一定的教學策略,重點抓好化學實驗以引導學生的推理能力發展,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化學實驗現象的具體表現是千變萬化的,其恰好能將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來,讓學生在探究中開始更為積極地去進行思考,感知探究所帶來的樂趣。初中化學教師若能切實有效地抓好化學實驗教學,全面激發學生對實驗探究活動的好奇心,那么就能夠成功地激起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化學實踐能力、化學綜合能力等得以同步培養,從而學生的學習態度將會慢慢變得端正起來,開始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去對待化學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小心求證來探尋化學知識的真諦。
具體而言,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需重點考慮現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多向學生呈現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幫助學生更為正確地去推理相關化學知識,確保能夠更為合理地對實驗進行設計,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學生弄清“為什么白磷要用鐵絲來引燃,而不是直接打開瓶蓋來將白磷點燃”,或許有學生會馬上提出這樣設計是為了不讓外界空氣進入而干擾試驗結果,或許還有學生會在思考后提出用熱水燙錐形瓶也是可以將著火點很低的白磷引燃的,或許還有學生會提出用熱水燙來引燃白磷時將瓶口的橡膠塞換成氣球更好……這樣,初中化學教師從實驗出發,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生產的問題去進行思考和質疑,讓學生能夠通過不斷創新將實驗變得更為有趣,并更為自然地被引入到問題情境之中,促使學生能夠基于實際來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開始在探究中更好地運用已學習知識和原有經驗去進行推理,從而學生才會更為科學地去進行實驗,進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才有可能得以有效培養。
二、以化學教學內容的有序呈現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化學課程的要求不宜簡單概括為“讓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化學知識”,而應該是“讓學生能夠從不同層次去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并根據物質所表現出來的性質特征來進行分類”。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務必要實施好“教學內容有序呈現”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切入對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基本特性進行全面認識,在結合宏觀視角來對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幫助學生形成并完善化學知識體系,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更多的條件。
具體而言,初中化學所涉及的知識是極為龐雜的,教師需有序地將教材內容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理清學習中易混淆的知識,梳理學習中易遺漏的知識,逐漸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整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教材知識及背景知識,令學生能夠更為輕松地把握好知識的脈絡,促使學生能夠更為系統地學習、理解和掌握化學學科的知識。例如,教師在向學生進行“溶液”部分知識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將“溶液由溶劑和溶質組成”、“溶解過程中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溶解度”等知識點進行串聯,對其進行合并理解,逐漸構建起溶液相關的知識體系。這樣,初中化學教師從教學內容的有序呈現出發,引導學生更好地找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并若干個相關知識點集中起來進行綜合性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基于該部分知識進行更為全面的學習,開始在學習中更好地掌握這一部分知識,從而學生才會更為高效地去進行學習,進而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得以更好的培養。
三、以化學知識的拓展應用來引導學生搞好學習
化學與生活高度關聯,其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對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錯用,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提高。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處理好“教學生活化”的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拓展所學化學知識的應用,既讓學生熟練掌握相關化學基礎知識,又要令學生穩步提升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所學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之中,并透過生活來探索和發現更多的化學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切實有效地搞好化學學習。
具體而言,初中化學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為重點的教學策略,先靈活選用多種教學方法來確保學生能夠將基礎知識學好,通過科學的課后聯系和階段性復習教學安排來引導學生鞏固好所學基礎知識,試著將生活引入到實際教學之中來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然后再試著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去解決相應的生活問題,令學生能夠將學習沉入到真實的生活之中,最后使學生由生活向教材回歸,順利結束教學。這樣,初中化學教師從拓展應用知識出發,引導學生抓好了“教材”和“生活”這兩大學習的關鍵,促使學生能夠切實有效地搞好化學學習,既能夠通過教材來獲取化學知識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夠從生活實際中獲取到更多新的化學知識,從而學生的學習才會變得更為有效,進而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才會不成問題。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將“學科核心素養”放到足夠重要的位置之上,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來對教學策略進行制定、調整或修改,以此來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成功培養,促使化學學科能夠與其他學科建立起一定的相互聯系,讓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此時,教師才能順利完成“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而學生也才會順利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俊明.初中化學的育人功能與觀念滲透[J].化學教學,2017(2).
[2]高琳.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