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臣
【摘 ? ?要】教師的任務是開展教學工作并教好學生,而實現這一切需要有充分的準備,即教師必須把握好教學的前置性環節——“備課”。我們下面就圍繞“如何備好初中化學課”的問題略作討論,確保初中化學教學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開展,輕松實現“教好學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化學 ?備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37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師應在備課中重點考慮“學生發展”“教材開發”“教學質量”“教學反思”“集體備課”等方面的問題,這樣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才能得以更為輕松地實現。
一、初中化學教師備課需考慮學生發展的問題
目前,“以生為本”是指導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理念,要求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來審視教學,重點把握好“學生怎么學”和“怎么促使學生學”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初步掌握學生運用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兼顧學生個體的差異及個性的展現,把握好學科的基本特點。一方面,初中化學教師要基于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經驗來進行備課,以此來設計出更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進行“裝置氣密性”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備課內容與實施教學:將一支試管用帶玻璃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住,讓學生來探索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接著將一個裝有液體平底燒瓶用帶玻璃導管的雙控橡皮塞塞住,其中一根玻璃導管在液面下,一根玻璃導管在液面上,讓學生來探索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經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和思考之后,形成“利用氣體熱脹冷縮或壓強差可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共識。另一方面,初中化學教師要重點把握好“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備課時充分考慮不同學生間存在的明顯差異,確保學生能夠得以個性化發展。例如,教師在備課中對問題進行設置時,要考慮到對問題進行分層,以便照顧到全部學生,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去拓展學習,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能夠做到學懂課本知識,用成功的喜悅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激勵。
二、初中化學教師備課需考慮教材開發的問題
教師進行備課要以教材為依托,但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開發,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全面把握、深入理解,將教學的要點、重點和難點分別凸顯出來,理清教材所涉及知識點相互之間的關系,適當調整教學的順序,以便讓各部分內容能夠得以有機的銜接起來。一方面,初中化學教師在備課前要對教材進行通讀,在熟悉教材的情況下來進行備課,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把握,保證教學內容不被過分拔高,盡量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使用,讓知識的傳授變得更為系統,令學生能夠更為有效地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教師在準備“酸和堿”相關知識教學的時候,在備課中要先讓學生初步了解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物質的基本性質,并穿插酸堿指示劑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對酸堿遇到指示劑的變色反應進行思考,然后才進一步對學生講解“酸和堿”的組成、概念和其他常見知識,促使教學能夠從感性層面得以順利切入,又逐漸回歸到理性層面之上,再重新向感性延伸,從而學生才能更好地完成所學知識的內容化。另一方面,初中化學教師在備課時要抓住要點、難點和重點,通過各種途徑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適當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準備“二氧化碳制取”相關教學的時候,備課就應從學生已學習的“氧氣的制取”入手,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和歸納來確定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從而實現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式學習。
三、初中化學教師備課需考慮教學質量的問題
科學合理是教學得以有效進行的保障,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要把握好“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將最優教學方法設計到教學之中,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確保教學質量得以維持在較高水平。例如,教師在對“氧氣制取”的教學進行準備的時候,就可以在備課中設計一些問題來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通常選擇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來制氧,而不選擇點解水這種更易得到的物質來進行制氧”這類問題,讓學生根據已學習的知識或通過預習來進行學習,成功實現“教師引導為輔,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愿望。
四、初中化學教師應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必須要把握的關鍵,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可以悉知教學的得失、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等信息,以此為指導才能更好地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養成課后反思的良好習慣,深入思考教學哪些環節效果達到或超過了預期,哪些環節的效果離預期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以便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例如,教師在課后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來對課堂教學進行綜合性總結,先對成功的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再去深入探尋部分教學失敗的具體原因,最后結合學生在教學中的真實表現來確定后續進行備課的具體方向;同時,教師還要將學生課上發表的獨到見解記錄下來,課后去進行深入分析、思考和凝練,從更多角度切入去對教學進行反思,以便能夠順利地拓寬教學思路,不斷去對備課內容進行完善。
五、初中化學教師應進行集體備課
“合作”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思想,既包括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合作,又包含教師教學方式的合作。因此,初中化學教師相互之間可進行教學合作,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來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案例和方法,全面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集思廣益的方法來更好地進行備課。例如,教師既可以每周安排一位教師備課,大家一起來對備課內容進行完善,然后共享備課成果;也可以大家同時獨立備課,相互聽過后評價備課質量的高低,以便后續能夠更有針對性的提高備課質量;還可以大家共同完成備課,將大家的成功經驗進行融合,呈現出趨近于完美的備課方案。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格外注意,除了對上述的幾個問題進行充分考慮之外,還要適當考慮課堂評價、板書設計、習題布置、考試安排等問題,這些都是備課中必須要考慮到重要教學環節,只有考慮全面才能保證教學得以有效進行,這里本文就不多做贅述了。
參考文獻
[1]薛冰.成才視角下的初中化學備課策略[J].成才之路,2014(12):44-44.
[2]孫茂升.發揮備課組集體智慧,搞好初三化學復習[J].中學教學參考,2010(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