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瑩瑩
【摘? ? 要】開展美術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十分有益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但是基于目前初中美術教學效率低下、質量不高的狀況,其教學培養(yǎng)效果較為有限。因此,圍繞新課改課程標準對初中美術教學進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接下來,筆者就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美術? 教學策略?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48
新課改提出的初中美術教學理念,要求教學活動要變得更加靈活,要更加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這一教學理念的提出,給教學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新要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也面臨著更高標準的考察。所以,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必須根據(jù)新課改的美術教學理念,對教學工作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更好地謀求教學進步,從而讓初中美術教學變得更有效率,使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夠通過美術教學得到更好的提升。
一、高度認識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美術是人們展示自己內(nèi)心世界、表達自身情感和觀察事物眼光的一種方法和途徑。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能給人們帶來各種感受,引起人們的共鳴,讓人們受到藝術的熏陶,從而提升人們的美學素養(yǎng)。而承載著美學教學使命的美術教學對于凈化學生的心靈,鍛煉其審美能力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高效高質的課堂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積累美術知識,受到美學的熏陶,這更加符合新課改后美術教學的發(fā)展要求,也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對于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意義和重要性應當要有一定的認知。要從一名專業(yè)教師的角度,客觀端正地去了解美術教學的價值,并且努力通過開展教學工作使美術教學的情況能夠得以改善,推動美術教學的進步。
二、積極認真做好美術教學備課工作,確保備課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以及教育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這些年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學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進步,美術教學的質量有了很好的提升。但是這距離實現(xiàn)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和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想要克服重重的教學困難,使美術教學更加接近新課改的教學標準,教師應當更加積極認真地做好美術教學備課工作,通過提高備課質量,讓教學能夠有更加可靠的保障。
一堂高質量高效率的美術課,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有效的美術知識,要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其背后需要強大的教學支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備課。通過合理設計教學流程、精選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和美學水平等確定教學素材等做好備課工作,為順利開展美術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教師基于新課改教學標準對教學工作做出改進的典型表現(xiàn)。
三、基于生活豐富美術作品欣賞教學,陶冶學生的美學情操
美術是源于現(xiàn)實的產(chǎn)物,它基于現(xiàn)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于現(xiàn)實。因此,教師開展美術教學和學生學習美術都要以現(xiàn)實為基礎,不能夠脫離現(xiàn)實。美術教學要以現(xiàn)實為基礎,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要結合生活開展教學,盡可能地依靠現(xiàn)實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豐富。例如,在秋季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大量的展示田園風貌、以糧食作物為繪畫主題的美術作品,舉辦一堂以“豐收”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展示課。這樣既可以豐富美術教學作品,還可以很好地將美術教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得美術教學的內(nèi)容變得更加多彩,讓學生能夠學會更好的欣賞美術作品,提高其美術鑒賞能力。同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呼吁學生多以現(xiàn)實生活題材為繪畫學習內(nèi)容,這樣學生筆下的畫作會有更充沛的情感,會更有真實感。這也是為什么美術學習總是倡導學生進行寫生的原因之一,因為學生貼近生活之后,能夠學會更好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學會觀察生活,從而從生活中領悟到更多的美學哲理,迸發(fā)出更多的繪畫靈感。我國著名的繪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筆下的“蝦”“鳥”等動物畫得非常傳神,活靈活現(xiàn),就是因為齊白石先生在生活中長期觀察這些事物,為其進行畫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由此可見,基于生活對美術教學作品內(nèi)容進行豐富,同時號召學生結合現(xiàn)實進行繪畫練習,對于提高美術教學有效性是非常關鍵的。
四、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受到美術教學歷史因素的影響,目前初中美術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如教學形式落后、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不足等等,其中較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教學方法不足。倘若我們將初中美術教學的整體教學流程視為一臺正在運轉的機器,那么教學方法就如同機器上的發(fā)條,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是如果這個“發(fā)條”一旦出現(xiàn)問題,那么其效率必定會大打折扣。
所以,教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應當對初中美術教學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多利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等,探索一些更加符合實際教學情況、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帶動教學的進步。例如,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風格差異比較大的美術作品,讓其形成巨大的差異,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五、注重觀察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情緒感受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講課速度很快,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使學生在課堂上喪失掉了很大一部分的話語權,也降低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因此從整體來看,這是不利于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于這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觀察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情緒感受,尤其是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和專注度,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異常的情緒反應,教師要及時進行解決。這樣更加有利于凸顯學生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彰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價值。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這一做法也是非常符合新課改教學要求的,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能夠推動初中美術教學更好地向素質教育靠攏。
綜上所述,就新課改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的要求和標準而言,它其實給未來一段時期內(nèi)的美術教學指明了改進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它是教師們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南。因此,想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牢牢抓住新課改中的要點,緊緊圍繞其各項標準開展教學工作,以便能夠更加高效、科學地開展教學工作,使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偉巍.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減退原因的反思及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4.
[2]陳慧禎.初中美術教育對學生情緒的積極干預作用[J].長江叢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