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
【摘 ? ?要】數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科目,關系著學生思維的提升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183
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不僅能開發智力、鍛煉思維,更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有利于聯想與想象能力的提高,幫助學生形成空間概念和模型觀念,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在我國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科目,是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成績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能否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并進入理想的高中,也影響著學生的高中數學及其他理科科目的學習。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成年人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學生也同樣承受著學習的壓力。尤其在數學科目的學習上,不少學生的考試分數比較糟糕,形成了一種長期的心理負擔。數學本就存在一定難度,很多初中生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上遇到了很多困難,學習成績也總是不夠理想。面對家長的責罵、教師的批評,再加上自己內心的自責,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因為數學成績不理想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對數學教學做出反思。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和課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等原因,使數學課堂長期缺乏活力,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更不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這種低效率、低質量的課堂教學嚴重阻礙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有效吸收,也影響到教師最終的教學成果。在教育新形勢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對現代教育的適應性也在不斷減弱。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打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增強教學效果,是當代教師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有必要探究創建高效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好初中數學。
一、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與課堂效率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關系著教師的教學成果。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能提高教學的質量。數學知識較為枯燥,平淡、無趣的課堂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時間的課堂學習也難免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如果整個數學課堂缺乏趣味性,課堂的實際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積極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介紹一些杰出的數學家,讓學生了解他們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故事以及在數學研究上做出的巨大貢獻,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談談自己今后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學習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要時刻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以便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課程進度,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師一起學習和探究。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受傳統教學的深刻影響,很多教師還未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錯誤地認為只要不停地灌輸知識,學生也能學得更多、積累得更多。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仍然是按照教材從一節課的開始講到結束,機械性地傳輸數學知識,不僅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更不利于數學興趣的培養。為了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改變以往死板、嚴肅的教學方式,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打造高效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出發,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善于提出問題,以探究式、討論式的教學引導學生認真思考、主動探究,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理清解題思路;探究結束后,要邀請學生來回答提問,分享自己的思考方向、解題路徑以及運用到的數學公式等。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肯定,多鼓勵、少打擊,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激發課堂探究精神,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客觀條件的局限性,教師主要是通過口頭授課和黑板板書的方式開展教學,而授課內容較多,課堂時間又極為有限,這種邊講邊學的方式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教師不得不加快教學進度,趕在課堂結束前完成教學內容。并且,數學中的抽象概念和知識也很難以口頭講解的方式解釋清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現代教育教學領域,為教師帶來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為了節約黑板板書的時間,教師可以在參考數學教材的基礎上,搜集并整理其他相關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方便在教學中使用。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可以以圖片、動態效果、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講解函數的變換時,就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函數的變換過程,讓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變換前后的圖像,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四、開展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被很多教育工作者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用來提高教學質量。合作學習不僅能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效率,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數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也是一門極具探究意義的科目,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將所有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每組選擇一名數學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要求每個小組在組長的領導下完成數學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較為靈活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探討,盡量尋找問題的多種解法,并做好相關記錄;探討結束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講解本組成員的討論結果,與老師和同學分享。另外,在每次的測驗評講結束后,要讓每個學習小組進行總結,要求人人參與,互相交流學習心得、總結經驗教訓,為組內成員提供參考,達到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動下,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必然要求。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要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同時要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文來清.有關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000(010):46.
[2]陳默.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8,000(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