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 要】美術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并獲得成功的一大關鍵。就小學美術教學的作用而言,不僅是要讓小學生掌握相關美術知識以及學會繪畫,而是要令學生獲得更為全面均衡的發展。為此,我們不妨對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略作探索。
【關鍵詞】小學美術? 作用?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97
小學階段教育的實施十分重要,它關系到小學生思維的形成,關系到小學生自我喜好的表現,關系到小學生自身心靈感受的展現。而美術作品色彩與線條的多種組合表達尤為豐富,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是喜愛美術的。基于此,小學美術教育作用也就顯現出來,對于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及獲得成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性保障,對于小學生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需求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是提升審美素養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美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這些美深藏在不易察覺的地方,不是輕易就能被感受和欣賞的。人們對美的鑒賞能力并非如對美的偏好那般與生俱來,需要通過持續不斷地學習來進行激發、培養,而這一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換而言之,要想讓人們的審美素養得以不斷提升,就務必要通過美的教育來進行熏陶,在持續的積累中獲得審美體驗的升華。
小學美術教育的實施可以直接作用于小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其對知識的渴求表現得異常強烈,恰當的美術知識教育引導和美術技能強化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審美素養得以有效增強。就美術而言,它是一種表現較為直觀的視覺藝術,具有“造型鮮活生動、色彩豐富多樣、表現靈活自然”的顯著特征,是與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合的,是受小學生歡迎的,是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故美術的教育功能發揮于潛移默化之中。
小學美術教育提升審美素養的作用是無法用其他學科替代的。隨著小學美術良好審美教育的持續進行,其作用將會直接體現在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上。從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而言,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小學生精神上的需求。若小學生能夠一直隨著教師的美術教育引導去發現美、追求美和創造美,其對于美的感知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便會得以持續增強,從而開始圍繞美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進而使得自己開始變得完善起來。
二、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是促進創新能力發展
小學美術教育的實施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得以有效培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小學美術教育會直接對小學生的視覺進行訓練,既可以讓小學生的審美素養得以有效提升,又可以讓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發展。我們都知道,創新能力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世界的改變,是社會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可以這樣理解,運用已知只能去證明和解釋已經存在的事物或現象,并進行有限范圍的未知探索,而創新能力可以帶來的是發明和創造,直接作用于新知識的持續生發。
創新意識培養是創造能力得以發展的關鍵,為小學美術教育實施所需要把握的基礎內容之一。其實,每個人都擁有創新的能力,只是作用的發揮需要經過開發與培養來予以實現。曾有一個較為著名的跳蚤實驗:一個在密封的透氣玻璃瓶中的跳蚤,它會根據瓶子的空間來調節跳的高度,等跳蚤適應這一高度之后,就算給它解開玻璃瓶的束縛,它還是只能跳在玻璃瓶中所跳的高度。這個跳蚤效應的實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小學美術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不要去刻意限制小學生自身才能的發揮,而是要有序地引導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小學生獨特個性保護為基礎來使其獲得更為自由的個性發揮。
創新能力的構成是極為復雜的,而創新思維培養就是繼創新意識培養之后所需要重視的問題。創新思維是人們在發明或發現中經歷的一個知識與經驗綜合運用的過程,有著較高的要求。小學美術教育作用于小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之時,讓小學生表現出更為積極的求異性,令小學生的觀察力變得更加敏銳、想象力充滿創造性,使小學生能夠基于“美”來形成獨特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更為順利地解決新的問題,才能更為深入地掌握新的知識,才能更為輕松地獲得創新能力的發展。
隨著小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不斷培養,其創新技能也將會得到有效培養。在小學美術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小學生將會更為自主地參與多種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逐漸開始形成善于發現、樂于思考、敢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得以更加順利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小學生將會在持續不斷的學習實踐中獲得有效控制與約束,從而開始由“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的培養而獲得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小學生將會從小學美術教育中獲得更多的東西。
三、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是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
小學美術教育的核心作用便是“審美”,即讓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真、善、美”以及辨別“假、惡、丑”,從而促使小學生得以培養起良好的思想品德。為此,在小學美術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竭盡所能地將美術的獨特優勢予以發揮,以學生審美素養提升為基礎來實現更為廣泛的審美教育,既要讓學生能夠透過美術作品來欣賞文化和鑒賞藝術,又要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與美術作品產生共鳴,更要讓學生能夠將審美延伸到現實生活之中,使得小學生能夠在生活中與美近距離地接觸。
隨著小學美術教育作用的持續發揮,小學生分辨“美丑”與“是非”的能力將會得以更好地形成,他們能夠以積極的正確態度來面對生活,享受生活。此時,小學生將會開始更加留心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以美為出發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世界,并更為主動地與坊間及網上充斥的不良信息劃清界限,開始得以更為健康地成長,從而在日后更好地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發揮所長來造福社會。
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素質教育得以成功實施的重要保障,是小學生審美素養得以不斷提升的保障,是小學生創新能力持續發展的保障,是小學生良好思想品德成功培養的保障。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育除了讓小學生熟練掌握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對小學生全面均衡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小學生得以更好地迎接后續階段的學習夯實基礎,給小學生繪制了一幅宏偉藍圖。
?參考文獻
[1]陳新奇.試論小學美術教育的意義[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八卷).2014.
[2]張斌.淺談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和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000(0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