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齊頭并進,迅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活動中扮演著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業的數量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它在發展過程中,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巨大。中小外貿企業的隊伍也同時逐漸壯大,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小外貿企業面對的競爭也趨于激烈,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還要接受更大的挑戰。但是,在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問題,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本文在論述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執行現狀,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風險防范
我國從建國初期到90年代后期,外貿體制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基本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與國際規則相適應的外貿體制框架。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為適應入世的新要求,我國外貿體制改革持續深入開展,建立了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進出口管理法律框架和制度。2003年3月,國務院機構進行新一輪改革,將上述單位的外經貿管理職能進行整合,組建商務部,主要負責研究擬定規范市場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法規,管理對外貿易和組織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等。這一行政機構的改革,改變了以往內外貿分割管理的體制,有利于我國更好地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要求,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這期間中小企業也日益發展壯大起來,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外貿企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之中處于重要位置,這其中就有近60%的外貿企業為中小外貿企業。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進,外貿企業經營發展的變化以及貿易環境的復雜多變,國內外貿企業要迎接經濟環境變化的挑戰,必須要加強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以應萬變。同時,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全球性貿易的進步,大大小小的外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立。伴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借助互聯網進行外貿業務的企業涌現,跨境電商,對我國傳統外貿企業造成了沖擊,特別是規模小、數量多的中小外貿公司。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廣大中小外貿企業,尤其要加強內部控制及風險防范,方能立經濟市場潮頭于不敗。
一、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
(一)中小外貿企業的界定
根據相關統計標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外貿企業為中小微型外貿企業,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近4000萬戶,中小外貿企業數量將近500萬戶。
(二)中小外貿企業的特點
1、中小外貿企業工作效率高、應變能力強、經營機制靈活
我國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在經營管理當中并沒有過多的制度和程序,執行一項決策不需要煩瑣的步驟,效率很高。船小好調頭,中小企業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迅速制定經營策略,在經營體制和工作程序上都很靈活。
2、中小外貿企業組織結構簡單
我國中小外貿企業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員工人數一般都不會太多,所以也就不能像大企業一樣建立起健全而又完善的組織結構。這樣的話,會使企業的管理層級偏少,容易形成分工不明確的現象出現,例如采購銷售為同一業務員,甚至不相容的出納會計崗位由一人承擔,容易滋生貪污舞弊,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3、中小外貿企業資本結構單一,所有權與經營權不能有效分離
我國中小企業一般都是由私營商戶發展而來的,大都是幾個合伙人共同建立,造成資本的來源單一,抗干擾能力不強,企業易受外部環境影響,陷入經營困境。而且我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優惠政策較少,更使得企業的資本結構變得單一,不能夠有效地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所在。同時,企業的這種融資方式,使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集中在某個或者幾個人的身上,容易產生一言堂,使內部控制形同虛設,阻礙企業的發展。
4、中小外貿企業從業人員人數較少、從業形式靈活
我國中小企業規模小,注冊資金少,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很少有專業的人力資源配置,配合內部控制實施的人員就更少了。很多中小外貿企業業務員是“掛靠”在外貿企業,單獨開展業務,公司無從管理,也不會管理,也會同時引發一些其他的相關問題。
(三)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程,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制定的程序和策略。企業制定它是為了保證經營的過程全程可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對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守。
二、中小外貿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0%是由出口型中小企業創造的,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與進出口貿易的不斷增加,外貿企業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為了增強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必須加強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并向國際標準靠攏。
(二)提高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外貿企業的發展非???,渠道方式比以前多了很多。產品朝自主創新開發、差異化競爭的方面發展。中國制造業轉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直接和制造商交易,小型貿易和B2B真正地會面臨消亡。所以外貿市場最終選擇有實力、有門檻的外貿公司選擇能夠產生更大效益的產品,貿易公司最終會向小額批發和零售的跨境電商轉型。無論線上或者線下的創業者會回歸理性,更多的積累優勢和資源,并且尋求強強聯合,而不是單打獨斗,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管理水平是當務之急。
(三)提高中小企業風險防范能力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有力,可以提供企業風險應對能力。風險是由不確定性引起的,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或者危害。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來自經營管理、信用、匯率變動等業務風險,來自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的風險、來自市場的風險。由于外貿企業的經營特性,遭遇風險和損失概率相對較高,如何識別和防控風險,加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現在我國中小企業在風險評估方面,沒有進行恰當的風險識別和分析系統。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對待風險缺乏必要的量化評估,管理層也往往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面對風險,不能夠依據科學的規范、方法來對企業面對的風險進行預防。
(四)完善內部控制向管理要效益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有力,可以提高財務、業務管理水平,增加企業效益。目前中小企業管理者之所以沒有建立內部控制控制的觀念,主要是主管存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會產生相關的費用。良好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將業財管融合,協同管控,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花費,轉化成管理水平提高,增加效益、規避風險、最終增加企業效益價值最大化。
(五)重視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
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建立完善的用人留人制度,規范人才考核評價體系,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中小外貿企業。
三、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無內部控制制度
相當一部分中小外貿企業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基本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識。
(二)有內部控制制度而不執行
部分中小企業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執行不嚴格。從表面上看將已訂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公布出來,實質上忽視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使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三)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不健全不能適應企業管理及發展要求
我國外貿企業內部控制起步較晚,發展較緩慢,現階段,許多中小外貿企業尚未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市場,很難準確把握其變動方向,更難及時準確無誤地采取應對措施。
四、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改進建議
(一)加強企業經營者內部控制意識
企業管理者應首先樹立內部控制制度意識,外貿企業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企業的章程規定建立與企業目標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管理者組織實施內控制度的建立,明確規定各部門的職責權限,部門之間的相互制衡,相互監督,明確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流程。
(二)建立完善符合企業業務流程需要的內部控制制度
根據企業經營特點及管理要求,建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制度,即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可執行性,從企業自身的薄弱環節入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也要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適用性。
(三)重視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
企業管理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方面即如何有效的管理人才,人才的獲得、發展和保留,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節點,人力資源對于中小型外貿企業而言,尤為重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將員工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從而使二者的利益達到一種默契,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實現雙贏。要改變以往的用人觀念,不能任人唯親,給人才提供職業發展的機會。通過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制定考核標準,從人為的人管人,變成通過內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完善人力資源的考核評價體系。
(四)根據外貿企業業務流程設計內部控制流程
在實際業務中,中小外貿企業普遍存在由于規模小,人員結構單一,管理水平較低,經費有限,一般中小企業不會選擇適用企業管理軟件,會計核算使用單一的財務軟件,針對此種現狀,可以簡化設計內部控制管理表,運用局域網,共享內部控制管理表,將外貿企業全流程以表單節點的方式呈現,相關采購、銷售、財務等人員各自填報崗位職責范圍內的業務節點,使外貿業務從合同訂單簽訂開始,登記每個節點的相關數據,包括及不限于外銷合同號、國內采購合同號、出口日期、船期、報關單號碼、費用相關支出、收匯日期、進項發票號碼、出口退稅申報等,逐項登記,專人跟進,將外貿出口企業從合同簽訂,國內采購,裝船出口,到收集退稅信息,申報出口退稅,全業務流程,以表單方式,扁平化呈現在共享內,延伸到內部控制及時效性相結合,通過信息共享,實現中小外貿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達到業財管融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加強風險防范的目的。
(五)財務人員應不斷學習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小企業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隨時準備應對新的風險和機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讓交易更便利,商品價格更透明,尤其是跨境電商的興起,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中小貿易企業。在任何有效的經營戰略中,持續改進都是一個基本要素。無論這些改進規模是大還是小,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更好地利用組織的資源為客戶及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創造最大價值。會計人員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執行者,承擔著受托和管理職責,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個人能力,應對變化,為中小企業內控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及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建峰.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分析[J].投資與創業, 2019(07):90-92.
[2]丁立, 王玨茹, 熊雯.外貿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J].商業會計, 2016(21):47-49.
[3]詹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與對策[J]. 中外企業家, 2016(07):148-149.
作者簡介:
曹麗萍,福建錦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