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乙
【摘? ? 要】高中數學一直是學生爭分的重要科目,數學成績優異自然有益于整體成績的提升,但如果數學掌握得不好則會成為增分的巨大阻礙。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分能力,更好地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本文將從備課、教學細節和學生心理建設三個維度出發,淺談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教學細節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07
有人說,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中數學是學生的必爭之地。數學成績優異就如虎添翼,不僅可以在數學上與其他同學拉開差距,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科目,而使其他科目的成績也得以提高。而如果數學學科掌握得不好就會導致總分大大受限。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教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并且能夠準確掌握及合理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高中數學起著銜接初等數學和引導高等數學的重要意義,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難度。而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比較多且任務繁重,所以學生必須緊跟教師的節奏,盡最大努力學好數學,這也要求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精簡而有效。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作為教師要準確掌握教學內容,這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其次,在教學活動中常常發現部分教師講課效果不太好,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找出學生學習時難以理解的地方,并且在備課過程中想好益于學生理解的講解方法。不僅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學生也要進行課前預習。高中數學內容比較多而且相對來說比較難,而課堂時間有限,這就要求學生也要及時做好課前預習,找出不易理解的地方,帶著問題聽課。如果教師不備課或者學生不預習,那么在講課時就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甚至有時候有些學生并不能聽懂,這樣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數學學科的每一個章節在內容上基本是環環相扣的,如果基礎內容掌握不好就像蓋房子沒打好地基,上面的建筑岌岌可危,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正因為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所以教師與學生都要做好準備工作。
二、利用好課堂時間進行教學
備課和預習都是開始正式學習之前的熱身工作,因為上課是教育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課堂也是教師和學生開展雙向互動的重要場所,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意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一些其他工作:
(一)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找出重難點
每一堂課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任務要完成,而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種使命感而更加努力。學習目標來源于教材,需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對于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認真講解,放慢速度,力求講解清楚明確,使大多數學生都可以掌握。而比較簡單易懂的內容可以簡單講解,使課堂教學有詳有略,生動有趣。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教師過于威嚴,過于壓抑課堂氣氛,就會使學生默不作聲,這樣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數學的學習更加需要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通過大腦的高速運轉來理解和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所以需要輕松的課堂氛圍來使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答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對學生產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對難點和易錯點進行細致的講解。另外,積極思考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所獲得的成就感遠遠高于教師給出答案,所以在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做出正確回答之后,教師要給予肯定并及時表揚。隨后鼓勵其他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回答,由此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進行課堂小測驗
一提到測驗,大家就會認為是考試,但這里的測驗不是指考試,而是讓學生在課堂規定的時間內解答一些教師事先選好的題目。一般是在一堂課的最后留出幾分鐘統一讓學生做這些題,一旦下課鈴聲響起,無論學生是否做完都要上交。因為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為避免學生養成答題時拖沓、磨蹭的不良習慣,使其在真正考試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答完題目而對分數造成影響,教師有必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答題速度。由于教師不可能在學生答題時隨時監督并提醒,所以這種隨堂小測驗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教師也可以通過對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題目的解答情況了解到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對下一步的教學工作進行及時的調整。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是一個課業負擔比較重的階段,時間緊、任務重。頻繁的考試和考完試后學生之間分數比較會使學生焦躁不安。尤其數學學科的特點導致數學往往是分數差別最明顯的一科。而有些學生因為一些先天因素或者其他原因,明明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而有些學生因為本身擅長數學,所以用了很少的時間卻有著很高的分數,這種差異會嚴重挫敗一些脆弱敏感學生的自尊心,甚至因此失去對數學的興趣,采取一些消極的學習態度。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領路人,教師必須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不要因為學生的數學分數低而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批評。尤其不能對學生差別對待,一定要一視同仁。教師可以在課下與一些數學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談心,細心詢問造成他們數學成績差的原因,并針對導致這一結果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對癥下藥,并且及時鼓勵學生,讓他們重拾信心。對于數學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也不能不聞不問,而是要加緊督促。對于數學成績不穩定的學生更是要嚴格要求,及時監督,避免他們因為各種外界原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盡量幫助他們保持平穩。
四、鼓勵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學生之間既是競爭關系也是伙伴關系,而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整體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就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上述各種方法能夠對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能力有所幫助。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與學生一起努力,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于培培.對高中數學教學重點和細節的芻議[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2,000(004):30.
[2]莫逆.芻議高中數學學生學習心理干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