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飛
【摘? ? 要】興趣培養不僅是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正確認識高中體育的關鍵。教師要在體育課堂上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豐富課間活動,注重實際教學效果,寓教于樂,提升高中學生體育素養。
【關鍵詞】高中體育? 興趣培養? 氛圍營造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63
興趣是促使學生積極探究事物的動力,在高中階段,成功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夠大大提升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為他們提供大量平等參與課堂的機會。愉快的教學氣氛會讓學生對體育課堂充滿期待,產生濃厚興趣,與教師共創和諧課堂。對學生來說,能引起他們興趣的課堂要有開放的教學環境、積極向上的情緒、和諧的師生關系、有趣的教學過程、豐富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建立科學的體育評價機制,有效考核學生的體育素質,制定針對個人體質特異性的教學方法,科學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在高質量的體育課堂上,高中學生的體育精神得到振奮,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體育的學習體驗更好,從內心更加接受體育,從而對體育產生興趣。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認知
學生剛進入高中的時候,對包括體育在內的各個學科都帶有極強的新鮮感,但是隨著高中學習任務的逐漸加重,對體育的關注越來越少,導致體育在他們的學習中越來越被“邊緣化”。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使用鼓勵教學法維持住學生對體育的好感。在學習好感的加持下,學生才能更加正確地認識體育、了解體育、學習體育,形成深入的體育認知。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講一些體育明星的成長歷程、比賽經歷等有趣的故事,如我國奧運會冠軍的輝煌戰績。學生不僅可以從這些故事中認識到體育,了解體育競技,增加體育專業知識,還能培養他們堅持不懈、不斷努力突破自我的體育精神。除了體育名人的經歷故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時不時地和學生分享健身趣事。健身趣事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將生活和學習進行聯系,認識到體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堅持體育鍛煉有助于他們擁有健康體魄,能讓他們有更好的學習狀態進行學習。這樣,教師將體育運動內化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二、營造體育課堂的良好氛圍
課堂氛圍是影響學生對體育興趣的直接因素,尤其在高中后期。因為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大,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堂氛圍,他們對體育的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到其他學科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會越來越低。教師要想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多多參與進來,就要改變一直以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師不只是體育教學中的教導者,更是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學習伙伴。在日常教學中,雖然教師對學生有嚴格要求,但是更要平易近人,與學生建立起體育友情。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接受度,更多的教學交流也讓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及時幫助他們解決,不讓問題一直困擾他們。比如有些學生的韌性不是很好,那么教師帶領他們做韌帶運動時,要先與學生溝通好,清楚掌握他們的身體素質情況。這樣,教師才能保證體育帶給學生的是運動的朝氣與活力,而不是疲累與傷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充分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三、精心設計體育活動
體育教學與知識學科教學不同,它非常需要學生在體育中的參與度,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搭配設計相應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參與。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在不斷提升,便會獲得成就感,便會更加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以籃球教學為例,在高中班級中沒有學過籃球的學生無法參與到籃球比賽的活動中去,只能站在球場邊上看其他的同學打球。這樣不僅不利于班級學生籃球水平的發展,還會因學生能力不足無法參與到活動中去而放棄籃球學習。教師要杜絕這種教學現象,按照籃球水平的高低進行分組,開展分層教學。首先第一層是從未接觸過、從未學習過籃球的學生,教師從最基本、基礎的動作開始教起,讓他們先學會“摸球”。當學生能夠熟練“摸球”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開始“運球”。從比較簡單的“繞障”練習開始,然后逐漸進行分組練習,學生之間互相運球傳球。當學生練習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引導他們開展“上籃”練習,將投籃和運球疊加在一起進行訓練。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與之水平相對應的籃球練習活動,充分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如果有學生實在沒有籃球天賦,教師也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用別的方式讓他們參與籃球活動,如啦啦隊和籃球裁判。籃球是集體活動,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保證讓他們每個人都在體育教學中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
四、合理選擇體育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多變的教學內容,最能夠引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教師做好教學內容的去粗留精,精簡教學,減掉體育教學中冗長且不合適的部分。體育教學內容分為理論和實踐部分,在理論教學上,教師可以設置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究,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加深他們對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而在實踐部分,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體育教學內容。高中學生因為還比較好動,所以他們喜歡動起來的運動。跑步是高中學生必須要進行的體育訓練,但是大多數學生不喜歡這種較為枯燥的運動形式。所以教師可以在跑步教學中加入一些其他能夠讓學生“跑”起來的運動內容,如足球、網球等。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耐力和彈跳力,幫助學生提高了跑步能力,還因為增加了其他的教學內容,避免讓學生對重復的跑步訓練感到無聊,有效激發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總之,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一定要從他們學習的角度入手,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體育意識的正確引導,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水平,精心設計體育活動,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育學習體驗,保證學生體育興趣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顧以銀.營造高中體育課堂和諧氛圍的有效途徑[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3(9):63.
[2]安坤英.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師如何開展體育教學活動[J].關愛明天,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