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摘? ?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育相關部門越發重視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育相關部門不僅要求教師應認真執行教育教學工作,還要求教師應使其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簡要介紹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組織和語文相關的活動以及提高專業能力的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1
在小學時期,語文是學生們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學生們學好其他學科的鋪墊學科。對于大多數中國學生,其在讀小學之前便已接觸過和語文相關的內容,如拼音、識字等內容,但大多數學生在讀小學之前都沒有系統地接受過語文教學,所以很多學生對語文教學都比較陌生,這為教師提高其教學有效性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今天我將基于自己的教學實際,淺議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
一、教師應創設教學情境
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較為寬泛且教學范圍較為寬廣。并且從語文學科的本質分析,語文是一門文科類的學科,其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引導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還為了培養學生的中文運用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實際特點選用一些高效且實用的教學方法。不論選用何種教學方法教學語文,教師都應該使其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因為只有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學有所獲,同時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學的有效性也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教學有效性越高,則說明教師的教學效果越明顯。相反,如若教師的教學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則說明教師的教學效果極其不理想,甚至還可以說明教師的教學處于無效的狀態。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將提高教學有效性視為其首要的教學任務,因為只有提高教學有效性才能體現教學的意義。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我建議教師應先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指的是為學生提供的特定教學環境,適宜的教學情境能促進學生學習。
據相關資料顯示,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效果要遠遠優于不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學情境也不是隨意創設的,而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設。比如,在講到和愛國主義相關的內容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能渲染愛國主義氣氛的環境,讓學生們深刻地體會到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輔助設備給學生們提供和愛國主義相關的圖片、音頻和視頻,讓學生們能身臨其境地學習,同時還能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便是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改變學生,并且為學生提供最為適宜的學習情境。如若教師在不創設教學情境的前提下給學生一味地灌輸熱愛祖國的重要性,我相信很多學生都不能從內心深處接受教師的教育,并且學生們也不能有效地學習和愛國主義相關的內容,因為他們并沒有接受過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只有為學生們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學生們才能輕松且有效地進入學習的狀態。
二、組織和語文相關的活動
由于教學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所以要想提高教學有效性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并且我認為學生才是教學的對象,只有不斷地引導學生學習語文且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認為教師不僅要認真執行課堂教學,還可以組織一些和語文相關的活動。在學生們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不僅能學習到和語文相關的知識,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小學時期,教師的教學時間較為充裕,所以教師可以不斷變化其教學形式,讓學生們體會到語文教學的創新性。因為大多數小學生都具有貪玩且好動的特點,如若要求學生們端坐在教室里聆聽教師講課,很多學生都會漸漸厭倦于語文學習。一旦學生們產生厭學的現象,教師則難以使其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而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能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和語文相關的活動何其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語文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織。一般情況下,我建議教師可以在班上組織“課前演講活動”,即在上課伊始給學生適宜的時間進行演講。課前演講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們從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并且通過課前演講活動,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同時還能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講解。學生要想更好地進行課前演講活動,便會精心準備演講稿,在學生搜集素材和撰寫演講稿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涉及的知識點,這不僅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引導學生全面地學習語文。
三、教師應提高專業能力
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每一位教師都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因為教師作為學生的傳道授業者,其專業能力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教師不斷地提高其專業能力,才能使其教學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如若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我相信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為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不僅體現在教師并沒有扎實地掌握專業知識,還體現在其教育教學能力較低。如若教師沒有扎實地掌握其專業知識,則可能會導致其給學生教授的知識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和豐富性,甚至會導致教師給學生教授錯誤的內容。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還會使學生的學習處于無效的狀態,從而影響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我建議教師應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并深入研究教學內容,以確保給學生提供專業并且正確的教學內容。當然教師還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課堂教學。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才能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教學內容,才能有條不紊地組織課堂教學,使教學有效性始終保持有效的狀態。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想方設法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為只有使教學處于有效的狀態,才能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
參考文獻
[1]陳代云.多媒體教學情境的構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J].神州,2017(11).
[2]張敏.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活動的有效性[J].軟件:電子版,2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