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勛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培養學生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要培養出能適應高科技社會的新型人才重點在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從設置問題情境、探究開放式問題和自主探索訓練三個方面討論了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能力;教學策略
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影響很大,具備了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利于提高數學思維水平,進一步探究數學問題。創新的過程也就是思維升華的過程,因此培養創新能力成了教學任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此,筆者根據個人教學經驗得出了如下感悟與心得,探討了高中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
一、設置問題情境,構造創新平臺
數學沒有固定的教學形式,相比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在的課堂更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興趣,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從而提高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課下應當精心準備課程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形成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習,構造出一個創新的平臺,能夠有效鼓勵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例如,在進行排列組合這一課程的教學時,可以在課前提出以下問題:小明有六種不同類型的明信片,要送給六個同學,而且每人都得有一張,那么一共有多少種分法?然后同學們就會開始討論,有的同學會用窮舉法一一嘗試,這時候教師就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出來,化被動為主動,最后再回歸到這個問題本身,鼓勵學生運用排列組合這種更快捷更方便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達到前后呼應的效果,教師由此再對問題進行遷移與升華,通過實際的問題情景構造創新的平臺,在舉一反三中掌握知識點。
二、進行開放式互動,激發創新潛能
一般來講,數學的解答過程不唯一,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從多個角度分析理解問題,拓寬學生的眼界,懂得進行知識點的歸納和遷移。除此之外,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探討其他的方法,激發其創新的潛能。
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性質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當a等于多少時,拋物線f(x)=ax+3x-2的頂點在直線g(x)=2x+a上,提醒學生考慮拋物線的開口方向,a的正負不同會有不同的情況,因此答案不是唯一的,要鼓勵學生全面地、獨立地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與數學素養,在開放式學習中激發創新的潛能。告訴學生學數學不能拘泥于當前所學知識,只有思考才能創新思維,進一步了解問題。
三、自主探究訓練,提高創新思維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學生應該自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進行探究訓練,雖然“題海戰術”的適用因人而異,但只有在不停的積累與訓練中更新思維,受到啟迪,積累經驗,提高認知水平,而這些都是教師很難教給學生的,要真正地理解知識只能靠自己的積累,循序漸進地提高創新思維。
比如,有如下問題:(a+2b+3c)的展開式中,求abc項的系數。許多學生對二項展開式都難以理解,對項的表達式和展開式公式存在疑惑,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它的推導過程,從最基礎的(a+b)來看,即(a+b)(a+b)(a+b),這樣做雖然理解簡單,但要想真正得到突破,還需要通過觀察思考提高認知水平,真正理解其含義,研究它每一個步驟的來歷,只有通過自主地探究訓練才能提高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創新教學理念下,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探究開放式問題、自主探索訓練三個方面,構造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潛能,提高創新思維從而逐漸培養并提高創新能力。具體措施即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老師講得少而精,引導學生思考,多進行探究訓練,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為現代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楠.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6:281.
[2]林浩.高中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2018(7):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