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不僅重視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更加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通過整本書閱讀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目前,有部分教師看到了整本書閱讀的積極作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了整本書閱讀模式,但總體來說效率不高。思維導圖作為整本書閱讀中的應用策略之一,可以促進整本書閱讀模式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將指出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分析具體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思維導圖;整本書閱讀;應用;意義;策略
近年來,整本書閱讀越來越受到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通過整本書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幫助學生積累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并且整本書閱讀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見,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較大,并且受益終身。目前,如何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也成為了不少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點問題,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思維導圖所倡導的發散性思維、縱向思維理念也符合高中生的思想認知習慣,思維導圖可以成為整本書閱讀的應用策略之一。
一、整本書閱讀和思維導圖的概念
1.1整本書閱讀的概念
整本書閱讀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長,20世紀4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提出要進行“整本的書”的閱讀。整本書閱讀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理解。第一,在形式上,必須是“整本書”的閱讀,學生在閱讀時必須以本為單位。第二,在內容上,整本書的內容必須要前后連貫或相同,在內容上要具有完整性。整本書閱讀是以一本書為閱讀單位,通過對全書的閱讀,把握全書的結構和內容,更好地理解書中所體現的文學手法、情感表達、意蘊等。
教師通過開展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從一點一滴開始,從閱讀實踐中領悟到閱讀方法,教師在其中只能起到引導性作用,需要學生親自感受才能夠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起到的正是引導性的作用,組織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在整本書閱讀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輕松的閱讀其他文章或短文。
1.2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國,是一種通過圖解的方式將思維整合起來的方法,在思維整合、信息整理和篩選過程中發揮的重要的作用。思維導圖是由一個中心點發散式地向外延伸出多條知識點,運用一定的線條、色彩、圖畫、文字解釋進行修飾,通過畫圖的方式清晰的講思維邏輯展現出來,一目了然,有利于知識點的梳理和信息的存儲。思維導圖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認知習慣,并且操作性較強,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知識點,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思維導圖模式在整本書閱讀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2.1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結構性知識
整本書閱讀的難點就在于知識點較為龐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和信息排序的能力,可能會造成知識點的遺忘、知識結構混亂,導致閱讀效果不佳,難以發揮整本書閱讀的積極作用。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結構性知識。思維導圖屬于一種記憶方法,通過圖形和線條的繪制,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記憶結構。思維導圖包括關鍵詞、主干部分、分支部分,學生可以根據整本書閱讀中知識點的重要程度和關聯程度進行能動性的創造,利用圖畫和線條將每個部分連接起來,再向外擴散,并且在畫圖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不同圖案和顏色的搭配,還可以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使整本書的邏輯知識點更加直觀和清晰。思維導圖不同于記筆記,思維導圖是將關鍵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時間,使整本書的知識點可以一目了然。
2.2有助于監督學生自主學習
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整本書閱讀模式下,教師將讀書任務分配下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整本書閱讀中,雖然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自由閱讀空間,但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出現閱讀不認真、態度敷衍等情況,導致整本書閱讀的效率不高,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思維導圖,有助于在學生的自主閱讀中起到監督作用。思維導圖的繪制,需要學生掌握書中的整體框架,需要學生對書本進行整體性的閱讀。教師可以定期檢查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了解學生近期自主閱讀的實際情況,從而規劃下一步的閱讀計,教師還可以對繪制較思維導圖較好的同學進行一定的表揚和激勵,為學生樹立模范榜樣,對于一些有問題的學生,還要及時指出學生的問題,規范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和自主閱讀。
2.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對學生的創造思維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是教育的目標之一。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思維導圖的由關鍵詞、主干、分支組成,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需要將各個部分的內容用線條、圖畫結合起來,還要體現一定的邏輯性,在繪制的過程中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造思維。并且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閱讀目標和閱讀需求不同,通過思維導圖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需求設置不同的關鍵詞,引申出的分支也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在整本書閱讀中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
三、思維導圖在整本書閱讀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3.1根據文章思路,繪制思維導圖
教師在布置思維導圖任務時,應該提前了解整本書的內容構架、情感表達、中心思想等,幫助學生大致了解文章想要表達什么,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再布置相應的任務。教師在布置任務時,可以要求學生重點標記出文章的重點內容、中心思想等,還可以根據文章的大致思路,規定一定的格式,再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防止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脫離了文章的主線。
3.2以小組合作的模式,繪制思維導圖
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劃分學習小組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科學劃分,每個小組中既要有基礎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又要有基礎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還要與每個小組成員進行商議,選出小組隊長。在劃分完學習小組后,教師要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整本書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有不同的分工,還要進行討論,討論文章的重點內容,情感表達,內容結構,并共同繪制出思維導圖。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學生在討論和溝通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夠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在繪制完思維導圖后,要由教師進行驗收,對繪制較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對其他小組起到模范激勵作用。對于一些繪制有問題的小組,教師還要及時指出問題所在,讓學生進行改正。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受,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綜上所述,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監督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各語文教師要看到思維導圖在整本書閱讀中的積極作用,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書本特點,合理規劃教學模式,分配思維導圖教學任務,從而不斷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培養出閱讀能力較高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梁群.淺談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20(15):196.
[2]高漢武.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1):236.
[3]韓璐.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