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實行小班化英語聽說教學,就意味著教師能在每節課中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練習機會,并能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他們的表現進行有效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同時,教師對每個學習小組乃至每個學生的關注程度得到提升,對他們的活動的輔導機會也有所增加,從而更能發現并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激勵他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協作能力。
關鍵詞:小班化;聽說;情景;視聽模仿;合作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任務是通過看、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基礎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且通過學習一定量的詞匯,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培養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為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在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中,聽說能力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而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學生在不斷的實際語言操練過程中逐步實現的。
傳統的大班英語,因其班內人數眾多遠遠不能滿足英語聽說能力操練的要求,而要在有限的教學活動時間內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多地得到語言操練機會,以保證他們在英語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唯一的可行之計是減少班級人數,實行小班化英語教學。除此之外,因為班級內人數少,教師有相對充足的時間來督促每一個學生的口語練習,即使是課堂上沒法完成的個人活動或是小組活動,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以口語過關的形式到辦公室完成,并把課堂英語口語表現和課后的英語口頭作業融入到整個英語課程的評價中,徹底杜絕了濫竽充數的現象,真正做到課內學習和課外鞏固相輔相成,使得學生的英語口語穩步提高。
1.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小學生處在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都需要得到認同、支持與鼓勵,這樣他們才會對英語聽說課的學習更有興趣、更有激情。因此,在小學英語聽說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與引導,讓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我們知道,學生在課堂上通常害怕展示自己,因為小學生掌握的知識很有限,他們害怕自己出錯誤后受到同學的嘲笑,老師的批評。因此,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說”的環境,讓他們大膽的“說”出來。
例如:有的同學的英語發音不夠標準,有的同學英語的語法掌握不夠準確,還有些同學不愿意在課堂上朗誦英語等等,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肯定學生,給他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動作,告訴他們“ Very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這樣在鼓勵中,學生才會對自己充滿自信,才會在學習中找到自我,學習的勁頭更足。在這種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中,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英語知識。
2.視聽模仿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小學三年級是英語學習視聽說的入門階段。在第一冊課本里沒有出現文字,只有五彩繽紛的圖片,使學生初學英語時,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錄音。小學生的聽力訓練首先要避免枯燥,應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段進行訓練。一些聽的練習,可以盡量結合游戲進行,聽力訓練設計要靈活多變,可以多用圖文并茂,學生喜歡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保持良好的狀態。例如:在教學單詞時,教師不急于叫學生一聽就模仿讀,而是教師先示范發音,學生邊聽邊看教師嘴形,注意力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教師做手勢一、二讀了兩次后,到了手勢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又如在句型,日常交際用語教學時,可以用教師發出指令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來訓練聽的能力。教師發出:a .stand up!?b. sit down! c.Turn around! d. Touch your nose/eye/face/leg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個練習培養了學生的聽力,提高其反應速度。
3.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
情境教學指的是,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使得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同學們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在小學英語聽說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然學生運用一定的英語語言來完成教學情境的設置,這樣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上冊Unit6 Happy birthday第一課時,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了這樣的教學情境:讓小組成員之間一個扮演mom,一個扮演boy,另一個扮演售貨員,將新授課創設成一個具體的場景,完成一次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購物。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給同學們創造了一個說英語的環境,同時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之中,也加深了自己對英語語境應用的體會。這樣的自由對話,充分調動了大家說英語的積極性。同學們生動性的展示英語對話,既培養了他們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又使英語成為了真正的交流工具。
4.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聽說的興趣
小班化的班級中都配有班級電腦和白板等設備,在小學英語聽說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制造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是一種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同學們可以在聲情并茂的短片或者電影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感受英語帶來的美,從而使得學生能在英語美的海洋中自由邀游,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對英語聽說課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5 Lets eat! 這節課時,課堂伊始我就利用多媒體展現了一些同學們熟悉的食物的圖片,如:apple, egg, ice cream, noodles 等,然后通過用“Whats this ?” 句型問學生這些食物的英文名稱。通過這樣的方法復習前面學過的句型以及讓學生通過直觀回憶以前所學過的食物名稱,為本課的順利進行,尤其是聽力的順利展開打好基礎。
接著,我又讓學生看P49的對話,聽錄音, 跟讀對話,以小組為單位朗讀對話。最后,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對話操練:---Mum, Im hungry! ---Have some bread.學生可以更改有關的食物名詞,編出自己的對話。這樣學生在練習對話的過程中,不但練習了英語的口語,還增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這節英語的聽說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自己練習,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場景及句型的訓練,然后讓學生聽相關的聽力材料,這樣在提高學生“說”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英語“聽”的效率。
5.利用合作學習,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
合作學習就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溝通交流來達到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對于小班化教學來說,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合和任務的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小組的分配與組合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認真分析各個學生的特點,盡量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在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享有均等的話語權,不搞一言堂,擴大學生的參與面,盡量避免課堂中的合作學習變成少數尖子生個人表演的舞臺。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讓學生都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英語的學習中來,這樣才能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
英語聽說教學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在小班化的教學環境下將英語聽說課的效率最大化,是每一小學英語教師的應該思考的問題。只有教會小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才能最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英語教師只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開展英語聽力教學,培養出更多更好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