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亞博
摘 要:應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獨立學院進一步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新趨勢。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對新時期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培養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應當轉換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英語教師教學和科研水平,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以期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筆者結合多年英語學習和大學英語教學經驗,發現新時期大學英語在教學中遇到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模式單一、考核和評價方式單一的問題,對教學產生不良影響。為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來進行教學改革:優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完善大學英語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以期對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6-0141-02
一、新時期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07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該意見中提出,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為了培養出具備較強動手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本科應用型人才以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的獨立學院紛紛開始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作為高等教育公共基礎課程之一的大學英語,也必然要為培養新型的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服務。有效實現新形勢下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是提高獨立院校師資科研水平,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體現[1]。
(二)學科背景
相較于其他基礎學科,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科性質有很大的不同。大學英語既具備人文性又兼具工具性特點。工具性意味著大學英語的實用性需要通過學生在使用和實踐中才能得以體現,學生的英語技能必須在使用和實踐中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根據Hutchinson Waters(1987)對英語教學的劃分,英語作為外語教學被劃分為通用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即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和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前者的教學目的為基礎教學和應對考試,后者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大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和學術活動[2]。前者以語言基本知識點的講授、語言基本功的訓練為主,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的能力;后者側重于語言學習的應用性、專業性以及職業性。
(三)社會經濟背景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經濟也進入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其中,對外貿易發展成果顯著,我國進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為了更好地發展對外貿易,我國還需積極開發國際資源,引入更多優質外資力量,提高承接國際業務的能力,以便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增強國際商業往來。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交流工具的英語成為我國與世界各主要大國之間經貿往來的橋梁。
二、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2016年,教育部制定了最新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其中提出大學英語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及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滿足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需要[3]。當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考試成績為主要教學目標,缺乏對學生專業英語技能的培養。作為一門幾乎覆蓋高校所有院系的公共課程,大學英語教學沒能夠和各院系、各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忽略了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交際運用功能。
相較于其他公辦高等院校,獨立學院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作為體現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過關率成為很多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考核指標,提高四、六級過關率甚至成為有些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的唯一教學目標,導致教學目標過于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個人成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教學模式單一
在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填鴨式教學”占據主導地位,課堂上教師“填鴨”、學生記錄,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和主導,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授,留給學生表達和實踐的時間并不多。因此課堂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他們的聽說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升。
對于獨立學院而言,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區,接受過的英語基礎教育不同,他們的英語水平也參差不齊,對于大學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動機也不盡相同。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在高中英語教學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英語能力的教學,更要加強學生實踐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滿足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現階段,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方式還是以應試教育模式為主,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學生的英語閱讀、語法和寫作等方面,而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得不到相應鍛煉和提升,導致很多學生學了很多年英語,還不能夠用英語去表達[4]。
(三)考核和評價方式單一
2018年,我國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我國第一個英語能力測評標準,即《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該測評標準于201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該標準是對我國英語學習者能力評價等級和方式的改革創新,為英語教學人員和英語學習者提供了詳細的測評參考標準。《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英語語言能力劃分為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組構能力、語用能力、口譯能力和筆譯能力等8個分技能[5]。對比之下,當前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考查方式還是以筆試考查為主,側重于對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聽力理解能力以及筆譯能力等的考查。這樣的考查方式無法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全面發展。此外,教師在學生的英語學習考核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學生評價的參與度低,使得大學英語教學的考核和評價公平度不夠。
三、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優化策略
(一)優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明確教學目標
針對于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目標不明確等問題,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應當著力建設立體化的課程體系,設定明確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同時結合當下新興的一批網絡學習平臺的輔助教學作用,設置動態化的大學英語學習體系。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下,結合學生不同的英語學習動機、英語水平差異以及專業特色,優化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實施分層教學。
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和對教學方法的逐步探索,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我國,目的在于發現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分層教學的所謂“分層”是指根據不同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分層化的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實現各階段不同的教學目標,讓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得到相應的能力提升。具體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教學目標進行分層[6]。
(二)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現階段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還存在較多問題,例如部分教師教學方法過于陳舊、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所以,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結合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結合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水平,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此外,大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靈活性和時效性。
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各異等問題,大學英語教師應因人而異,創新教學模式。對于英語基礎較差且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教學內容更多的集中于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礎能力教學,逐步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及水平;對于英語基礎較好且有較強英語學習動機的學生,應當在提高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同時,將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專業課結合,開設一些高階英語課程,比如商務英語、金融英語等,為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三)完善大學英語教學考核評價機制
科學、公平、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對于大學英語教學而言,考核與評價應該是在統一的標準下進行,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判定,還應當對學習活動、學習過程進行考核。所以大學英語教學應當采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平時成績和卷面考試成績按比例計算最終成績。大學英語教學應當參照《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全面的、分主次的考查。此外,應該豐富英語考查形式,除了筆試以外,還可以增加學生分組的小組觀摩,讓學生參與打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也可以提高考查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同時也為學生營造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氛圍。
四、結語
面對當前全球化高度發展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著力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在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等應用能力。此項改革是一個漫長又復雜的過程。因此,在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團隊需要不斷地探索,明確教學目標,優化課程體系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參考文獻:
[1]朱倩.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時期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優化探索[J].海外英語,2017(10):92-93.
[2]蔡基剛.從通用英語到學術英語—回歸大學英語教學本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2):9-14.
[3]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點解讀[J].外語界,2016(3):2-10.
[4]任秀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反思與建議[J].海外英語,2019(22):5-6.
[5]付穎,付菁菁.淺談大學英語教學與改革實踐[J].英語廣場,2020(1)101-103.
[6]杜冬梅,賈竑.分層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2):5-6.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