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要】目的:分析對內鏡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于我院選取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均為我院消化內科于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據分析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需接受內鏡治療,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患者隨機分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需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6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83.33%),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其次,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數據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內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提高治療有效率,同時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內鏡治療;上消化道出血;針對性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引言
引發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較多,且對患者身體影響較為嚴重,需及時采用內鏡治療,但在治療時需使用更加嚴格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輔助,本次實驗中筆者詳細分析了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其中的實際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共60例,據診斷分析,導致組內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為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等,同時患者均伴隨有黑便、嘔血等癥狀,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患者未合并有其他系統性病癥、精神類病史或其他出血原因,家屬已在知情同意書中簽字。6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36例、24例,年齡在24~59歲,平均年齡(45.26±1.7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手術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首先應進行影像學檢查,詳細了解患者情況,由護理人員密切關注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告知患者不可進食或飲水。在內鏡治療前,應適當給予常規血容量改善治療。醫生應對內鏡進行消毒,并將內鏡緩慢、輕柔的深入至消化道內,利用內鏡鏡頭觀察消化道出血部位具體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止血方法,內鏡止血方法包括在熱凝止血、局部注射止血等。一般情況下多采用注射止血,由導管內插入注射針,并將比例為1∶1000的腎上腺素鹽水作為注射液,并確保出血部位均被腎上腺鹽水覆蓋,出血停止后手術完成。
1.2.2護理措施
將常規護理方法應用于對照組,需嚴格按照操作標準開展護理工作,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基礎護理、止血護理等。
觀察組需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患者在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并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1]。同時,應協助患者保持休克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靜脈通道,密切關注其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做好詳細記錄。此外,部分患者在大量失血后會有一定的恐懼感,不利于下一步診療工作的進行,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讓患者放平心態,配合治療,提高依從性。(2)術中護理:開展內鏡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在手術臺上保持合適的體位姿勢,適當使用鎮靜解痙類藥物,囑咐患者深呼吸,隨后插入內鏡導管,同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進行,保持操作規范性,緩慢、輕柔的伸入內鏡,若在內鏡伸入過程中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感覺,應安撫患者,并對合谷穴進行按壓,在患者情緒穩定后繼續伸入。內鏡到達出血部位后觀察組出血位置大小、形狀,并使用藥物止血,止血且檢查無誤后完成手術[2]。(3)術后護理:在完成上消化止血后,必須要在48h內靜臥,且不可進食。隨著患者病癥情況的穩定,可選擇流食、半流食,且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教育,為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提供幫助。
1.3 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以治療有效率、生活質量評分為準。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進行統計學處理工具,使用x2值或t值檢驗統計學結果,計量資料使用(x±s),若數據間有明顯差異,應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顯效患者1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治療有效率(96.67%);對照組顯效、有效、無效患者例數分別為15例、10例、5例,治療有效率(83.33%),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x2=6.113)。
2.2
觀察組護理后生活狀態、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數據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消化內科并發癥,主要出血部位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腸,且多為急性病癥。患者在突發該病癥后,會伴隨有較為嚴重的出血、疼痛、嘔血、便血等臨床癥狀,對患者身體的傷害極為嚴重。當前時代背景下醫療衛生技術發展較快,對于出血位置比較特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使用內鏡治療,在做好準備工作后將內鏡導管伸入至患者口腔、消化道,進而直觀的觀察出血部位,并通過內徑攜帶的器具采取針對性的止血治療。在對接受內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時對操作技術的要求較高,需配合針對性較強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實驗中共選取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據實驗結果來看,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同時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本次實驗結果來看,對接受內鏡治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幫助手術順利進行,同時對臨床療效及預后生活質量改善均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程志會.階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08):163-165.
[2]胡水才.消化內鏡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J].醫療裝備,2019,32(20):118-119.
作者單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 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