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紅
摘 要:高中英語詞匯量豐富、難度加大,記單詞成為英語學習的第一大坎,重視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的探討,是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核心任務。傳統的詞匯教學,學生死記音、形、義,忽視靈活運用,忽視詞匯間的聯系與差異性,造成記得快、忘得更快的現狀。鑒于此,筆者對詞匯教學的實效性策略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優化詞匯教學,提升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分析
英語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指出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高度概括了詞匯學習的重要性,重視詞匯教學,探討詞匯教學有效性,應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心。但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在詞匯的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多數學生學了就忘,時間長了,還產生記憶模糊現象,最后,詞匯成為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如何幫助學生攻克這個障礙,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問題,談幾點思考。
一、追本溯源,提高詞匯教學的趣味性
所謂詞匯教學時追本溯源,是指從詞匯學以及文化的角度,對詞匯的意義、故事、根源等適當融入,從而提升詞匯的趣味性,讓學生領略詞匯的獨到之處,也利于學生提高記憶的有效性,緩解詞匯的枯燥、乏味之感,從根本上強化記憶效果,也利于詞匯學習能力的提升。為此,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這方面的元素,激發學習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如mermaid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mer是拉丁文mere“?!倍葑兌鴣恚鴐aid是“少女”的意思,這樣,讓學生聯想“海里的少女”就是“美人魚”,這樣的追本溯源,不僅增加詞匯學習的趣味性,也利于學生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避免遺忘。
再如international的教學時,教師首先以詢問的語氣設疑:誰知道這個單詞的來歷?高中生對這個單詞不陌生,初中時就學過了,是“國際的”的意思,但幾乎沒有學生會知道這個單詞多隱含的故事,因此,教師的問題,會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拆分法”,把這個單詞分為inter+ nation+ al,告訴學生inter-是前綴,nation是詞根,而-al是形容詞后綴,但是,英語中原來并沒有這個單詞,是哲學家Jeremy Bentham于1780年杜撰出來的,他還杜撰了minimize和maxmize等單詞。這樣,這個單詞引起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的興趣,也營建了愉悅的學習氛圍。
英語中的大部分詞匯,都有一定的文化、淵源、故事,即使最簡單的Monday、aeroplane、polo、knife等,都可以追本溯源,巧妙滲透,讓英語課堂不再沉悶,讓單詞的學習活起來、提高詞匯學習的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提升詞匯教學的生動性
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促學生有效學習、自主運用。詞匯教學時,為學生創設生動、熟悉的情境,可以引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和交流的主動性。為此,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時,教師應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運用新方法,為學生營建生動、愉悅的情境,從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創設情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現代媒體,可以創設新穎、趣味的境,促學生加深詞匯的印象,提升詞匯的生動性。如argue的教學時,教師將課前錄制的班級兩個同學因一個問題而爭執的視頻片段呈現給學生,熟悉的身影、激烈的爭論的畫面,立刻吸引學生的眼球。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are they arguing about? 從熟悉的畫面中,學生很容易回答They are xxx and xxx. They are argu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an English question.如此的情境,巧妙引出argue以及與之相關的習慣用語argue with和argue about,情境教學,促進學生視聽結合,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創設情境,除了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手段之外,圖片、實物、動作、表情等,也是更為方便、形象的方法,給學生直觀、深刻的印象,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三、詞性構建,提升詞匯教學的科學性
追本溯源,為詞匯教學增趣加味;情境教學,讓詞匯教學生動直觀,那么,注重詞性的構建,則可以提高詞匯教學的科學性。作為高中生,應對詞匯的詞性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詞匯的有效學習,有助于單詞的幅度的提升,也利于學生觸類旁通,從而提高詞匯學習效果。為此,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時,教師不妨從構詞法的角度,滲透詞性知識,幫助學生進行詞性的構建,讓學生掌握構詞法,利于學生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
以上文的international為例,讓學生明確-al結尾,是形容詞性的標志之一,是名詞后面加-al構成,形容詞在句子中要么作表語要么作定語修飾名詞或者代詞;此時,教師還可以滲透其它的名詞后加詞綴構成形容詞的方法,如加-y、加-ly、加-able、加-n、加-ful/-less等,并給出明確的例子,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這類單詞,便會根據詞根而記憶,利于學生巧記單詞,幫助學生了解詞性,有助于單詞用法的掌握。
詞性的滲透和構建,除了后綴,前綴的滲透也不容忽視,如im-、in-、dis-、un-等開頭的單詞,使新單詞與原單詞的意思相反,如果學生了解了這些詞綴,見到unexpected,就會立刻明白unexpected是expected的反義詞……熟悉詞綴的相關知識,既幫助學生快速記單詞,也提高詞匯記憶效果,并提高詞匯運用的準確性。
總之,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詞匯的學習不是打開課本機械記憶,而是鼓勵學生通過構詞法而尋找簡便的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再融入情境、趣味等方式,為詞匯教學增趣提效,再不斷強化,逐漸培養學生對詞義、用法、組詞造句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提升詞匯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金文娟.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探討[J].英語廣場,2019(12):143-144.
[2]裴紅霞.構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的多元模式[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