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時代的更迭變化中越來越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中,也越來越重視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帶進校園中,以進一步促進中小學生對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在中學階段的教育中,大力促進學生接受優秀中華文化的熏陶也將會更好的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校園;文化傳承路徑
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積淀了非常悠久燦爛的文化,而作為我們國家與民族的代表,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僅需要積極的繼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并發展下去。而中學生則是國家與民族未來的希望,對此,就更需要積極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的走進校園,從而更好的將優秀的中華文化扎根在孩子們的思想認知中,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優良傳承。
1.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性
身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有必要了解我們國家、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將自身的發展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發展緊密相連,通過自我的進步推動民族的進步,通過民族的進步不斷加強民族自豪感。因而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對于學生自身還是對于社會的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積極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有利于陪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站在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說,積極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并將其合理的引進校園,帶到校園活動中對于學生自身文化底蘊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古往今來,我國的文人墨客都具有儒雅淡然、風度翩翩的氣質,這些獨特氣質的形成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學生要想獲得自身的更好發展就同樣需要繼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氣質。其次,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承符合當下主流文化的需求。站在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近年來始終在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尤其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后,為進一步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然少不了中華文化的復興與自強[1]。而作為培養祖國接班人的學校,更應該積極引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祖國的偉大復興提供文化助力。
2.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路徑分析
在現階段的學校建設中,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就需要合理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校園活動等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從而潛移默化的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熟知與積淀,從而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進校園的過程中,有效的弘揚優秀文化,促進學生的發展。
2.1創建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課堂氛圍
在中學教學中,要想積極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到學生的身邊,以文化熏陶學生的文化情懷,就需要將課堂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科學的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2]。從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下的發展來看,由于高度現代化的發展就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并不多,因而就需要教師好好利用課堂教學機會,并為學生創建一個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的課堂,以此來增進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比如以初中思想政治“承擔責任,服務社會”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學內容中涵蓋了個人責任與社會的責任,同時也體現了服務社會、奉獻大眾的中華民族優良品質,針對這一部分的學習內容,教師就可以進行適當的延伸,并為學生列舉相關案例,例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勇于“逆行”,積極趕赴武漢疫情重點地區治病救人的醫療工作者們,他們身上就很好的體現了“承擔自身職責,為社會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通過這些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例子,就可以更好的喚起學生內心對奉獻、責任的認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
2.2結合教學內容拓展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在初中教學階段,與中華優秀文化最相近的莫過于語文教學,語文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識內容都與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對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擴展延伸,從而真正拉近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與課堂的距離[3]。
比如以初中語文《世說新語》為例,在教師講授《世說新語》的過程中,課文中分別介紹了兩篇短文,即《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兩篇,通過這兩篇古文的講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古文的描寫對古文的敘述與語言運用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將古文譯成白話文讓學生通過古文中描寫的事件與場景明白一些道理,促進學生對描寫落雪句子的欣賞,以及對誠信一詞的理解。此外,由于部分古文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而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在課前像學生普及古詩文的含義與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對詩文內容的興趣,激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到校園中,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
總結:綜上,在現階段的中小學校園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象征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之一,更是目前學校展開文化教育工作的重點所在。因而在語文、思想政治等課程中要積極結合教學內容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其中,從而促進學生文化底蘊的形成;同時,校園內也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文化活動,從而更好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順利.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方法與途徑[J].中華少年,2019(7):286-286.
[2]張揚.淺析高職院校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有效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246-246.
[3]黃芳.指導班主任多途徑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J].上海教育,2018(22):67-67.
結題論文: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自籌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GS[2018]GHB2330
作者簡介:楊新皎;性別:男;出生年月:1993.01.07;籍貫:甘肅敦煌;學歷:大學本科;工作單位:敦煌市郭家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