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思
摘 要:體育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手段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學習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設計好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習主動性;教學策略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還能提升教學效率,進而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
一、影響學生主動參與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第一,高中體育教學的重復性較高,體育教材更新較慢,學生反復學習相同的內容后會出現厭煩的情緒,體育課程逐漸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進而造成學生的主動性日益下降;第二,學校教學資源匱乏,體育運動場所不足、器材欠缺等,由于條件不足,導致許多體育活動無法付諸實踐,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充分滿足,進而降低學生參與積極性;第三,學生身體素質基礎較差。現如今,大部分家庭能夠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學生比較溺愛,往往不重視鍛煉學生的身體。加之學習壓力較大,學生沒有時間外出活動,進而導致學生缺乏體育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跟上教學進度或無法掌握技巧,進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第四,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升,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和趣味性。不僅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也比較死板,所以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升。
(二)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體現在在教育體制、教學觀念、學生觀念等方面。首先,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將文化科目作為教學主體,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其次,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沒有認識到發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作用,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體,進而造成學生參與的空間較小、機會較少,進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情緒。此外,一些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認識不足,認為體育學習會消耗體力、浪費時間,對自己的成績提升也沒有幫助,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二、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
(一)加強基礎技巧的訓練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首先要加強教師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加強教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教師應該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為主,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進而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和魅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為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基礎技巧的訓練和教學,尤其針對技術薄弱、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一定要著重技巧和方法的教學。通過體育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鍛煉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鍛煉逐漸改善自己的體質,進而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就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體操”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學生身體和能力的差異,然后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針對基礎能力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應該加強基礎技巧、鍛煉方式的教學。具體來說,一些學生的身體柔韌度較差,所以學習體操的難度較大。針對這些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練習壓腿、拉伸等動作,逐步改善學生的身體柔韌性,然后再增加都能做難度;也有一些學生柔韌性較好,學習體操動作的速度較快,針對這些學生,教師學習讓學生學習前滾翻交叉轉體等難度較大的動作,并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逐漸增加動作的難度和復雜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輔助工作,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動作和方法,確保學生可以充分掌握體操運動的技巧和基礎。此外,在進行劇烈運動之前,教師一定要帶領學生開展熱身運動,避免學生出現扭傷、拉傷等問題。
(二)改善傳統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創新,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時能夠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進而增加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觸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采用體育游戲、合作學習、體育競賽等教學方式。例如,在“跳遠”教學時,教師要先為學生講解跳遠的技巧和方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跳遠這項運動。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跳遠競賽的片段為學生播放,同時帶領學生了解跳遠運動的起源、發展等內容,通過豐富有趣的課外拓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將學生分不同的小組。要注意分組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跳遠競賽。教師要記錄每組學生跳遠的總長度,然后選取總長度最大的小組作為冠軍。教師可以為冠軍小組的學生頒發適當的獎勵,或者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使學生有獲勝的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多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方向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拓展。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發揮特長的機會[3]。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籃球競賽、啦啦隊表演等活動。要根據學生的性別、能力、身體素質等差異,鼓勵學生參與不同的活動項目。
(三)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
所謂非智力因素,顧名思義就是排除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性格、愛好等因素。其中,主動性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應該著重發展學生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體育精神,通過各類體育項目來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加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使學生可以堅持鍛煉,進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障礙跑”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各種障礙,學生要克服這些障礙和困難才能到達終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力和耐力能夠得到很好的磨練,也能提升學生完成項目、獲得勝利的成就感。此外,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挑戰性的游戲、競技運動等體育活動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將游戲、障礙、挑戰等內容結合在一起,利用游戲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增加障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加大挑戰難度可以提升學生完成挑戰的成就感,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尤其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為教學目標,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并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