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艷
摘要:目的:文章就人性化護理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運用效果展開研究。方法:200例采用溶栓方法治療的血管外科中央型及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下肢股靜脈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峰速。結果:護理后并經過統計數據處理,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下肢股靜脈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峰速三項觀察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構成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對患者的恢復有著良性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 血管外科; 下肢深靜脈血栓; 運用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飲食習慣的改變,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因此如何增強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護理也成為了現階段的一個問題。為了探討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價值,作者選取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在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20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護理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均采用溶栓方法治療的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200例。實驗組中男53例,女47例,平均年齡(53.67±14.78)歲;對照組中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齡(52.94±13.78)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
人性化護理包括:(1)情緒安撫: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常有下肢疼痛的表現,使患者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護理時,應積極與患者交流,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疏導及疼痛護理。評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伴隨癥狀。根據數字評分法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估,若疼痛評分>3分,告知醫生,遵醫囑給于鎮靜止痛藥物,加強心理護理及情感支持。(2)飲食指導: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導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低鹽低脂類食物,多進食新鮮果蔬,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內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3)健康教育:采取適當的語言向患者普及有關DVT的形成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護理要點等知識,以增強患者的配合。(4) 術后指導,由于術中或術后使用抗凝藥物或溶栓藥物,導致機體處于低凝狀態容易引起出血,術后出血多以滲血為主。術后回房指導患者患肢制動24h。藥物治療期間避免碰撞及跌到,用軟毛牙刷涮牙。發現傷口滲血或大片皮下淤血,傷口迅速腫脹,患者牙齦、鼻腔黏膜出血、血便、血尿的情況及患者的意識改變、肢體活動異常等情況,立即報告醫生處理。術后妥善固定溶栓導管、尿管,床頭懸掛防拔管的警示標示。加強巡視,觀察管路的位置、深度、有無打折、擠壓、是否在位等情況。做好管路周圍皮膚的護理。加強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管路注意事項。(5)功能鍛煉:術后待患者病情穩定,加強功能鍛煉,向病人解釋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可預防血栓再形成,臥床期間,教會病人慢節奏的做踝泵運動,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做好患肢護理,指導患者穿梯度壓力襪,可迫使下肢淺靜脈血流入深靜脈,使深靜脈血流增多、增快。使用3個月以上,從而緩解組織水腫、促進下肢靜脈回流。(6)穿刺護理:合理選擇靜脈進行穿刺,盡可能避免患肢、下肢靜脈,同一靜脈處避免反復穿刺引起不適, 無禁忌癥者,遵醫囑注射適量低分子肝素,實時監測皮膚黏膜出血情況,降低血液高凝狀態。(7)生活指導:指導患者取舒適體位,盡量滿足合理需求,叮囑高質量睡眠、休息,多吃高維生素、低脂肪食物,且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每日飲水量2000ml,定期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排便,避免便秘引起腹壓升高,對下肢靜脈回流產生不利影響。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中采用護理質量評分、下肢股靜脈的血流速度、血流峰速三項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第一,護理后,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為(72.65±5.31)分,實驗組患者評分為(86.86±5.49)分;第二,護理后,對照組患者的下肢股靜脈血流速度為(57.67±7.21)cm/s,而實驗組為(83.45±7.43)cm/s;第三,對照組患者的下肢股靜脈血流峰速為(61.15±5.91)cm/s,而實驗組患者為(92.72±6.56)cm/s。由此可見,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下肢靜脈血流速度以及血流峰速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近年來新興的護理方式,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手段。為了探討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價值,作者選取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20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護理觀察。結果顯示,護理后并經過統計數據處理,實驗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下肢股靜脈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峰速三項觀察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構成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明顯改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情況,減少護理人員失誤情況,同時對患者的恢復有著良性的作用,明顯改善護患關系。另外,其他醫護人員研究發現[1-3],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說明了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康復有著良性的影響。
綜上所述,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明顯護理質量情況,減少護理人員失誤情況,對患者的恢復有著良性的作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陶燕萍, 潘慧蓉. 人性化護理對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9年19卷38期, 201,205頁, 2019.
[2] 許芳. 探討血管外科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臨床價值[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v.7;No.446(25):19-20.
[3] 李慧霞, 高麗, 馬玉梅. 人性化護理在腦卒中后發生下肢靜脈血栓護理中的應用[J]. 血栓與止血學, 2019, 025(005):868-870.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山東濟寧?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