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譜 李洪芬

摘 要: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近年來的發展成果顯赫,大幅度提高了本領域中的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因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引入了目前國內外先進技術及設備,所以從業人員在將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也需要熟練把握智能化操作技能,這也要求各鐵路院校及職業學校在此類應用型人才培養中需要積極創新,保持與時俱進。基于此,本文從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出發,在分析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探索了具體的教學方法,期望在學生理論知識基礎及實踐能力的提升方面發揮一定作用。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概論;教學方法;作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對軌道交通基本知識展開了系統、全面且扼要地介紹,是軌道交通專業的基礎課。該課程旨在幫助交通工程專業學生能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結構及功能全面了解,并引領他們理清各子系統工作原理及彼此間的關系,在全面、系統學習及認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將相關知識內容更熟練的把握。
1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特點
就該課程特點而言,主要包含三方面:其一,專業跨度大,知識面廣。該課程將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線路設施、相關技術、路網規劃及通風空調系統、綜合監控系統等系統的組成、原理、作用等基本全面覆蓋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內容包含在內,存在相當大的專業內容跨度,且專業性極強,密切聯系著工程應用與行業[1]。在講解該課程時,對比一門系統的專業課程來看,對教師提出了要求更高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其二,理論概念繁雜,章節關聯不佳。該課程的章節劃分通常是以系統為根據,分別闡述各系統特征。然而,由于不同章節中的專業迥異,自成系統,影響了彼此間的關聯性,基本無法融會貫通課程知識內容。同時,各系統之間也有著較大專業跨度,存在不同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場景,學生學習理解難度較大;其三,理論知識繁多,學時不足。該課程包含的理論知識繁多,然而最初僅計劃了32個學時,學生初次接觸該課程知識時,因缺乏專業基礎的緣故,每個知識點通過傳統的口頭說教教學方式或單靠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講解,缺乏足夠的教學時間,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同時,由于課時不足的緣故,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講解后,很難在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培養方面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
2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教學方法創新
2.1 結合思維導圖,整合教學內容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時,要求教師詳細梳理相關內容,在對課程內容及教學計劃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將知識點間的聯系抓住,同時以知識內在規律為根據進行知識導圖的繪制,同時按照教學目標及知識點難易度展開分類,明確需要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重點講解的各個知識點[2]。下圖1圍繞軌道交通車輛工程知識進行了思維導圖的繪制。知識點前面帶“★”的可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其余的知識點交由教師講解,或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展開討論。
教師以知識導圖為根據開展教學時,能引領學生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學習,個性化十足。同時,能將已學知識經驗作為根據,因材施教,用關注思維的教學取代以往關注知識的教學,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高。
2.2 借助網絡資源,提高學習主動性
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近年來取得了飛速發展,學科發展速度與教材內容之間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產生,此時通過網絡資源的運用,在各類圖片、視頻的運用下,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幫助學生將專業最新發展動態及時把握,并了解專業中的前沿知識,這樣能夠為學生奠定今后發展及就業的基礎[3]。通過網絡搜索工具的應用,能將各地地鐵發展規劃或建設情況等迅速了解、把握。同時,通過上網能夠了解已開通地鐵的開通時間、線路圖或技術特征等信息,也能查詢世界范圍內的城市軌道交通現狀或自動車鉤等有關地鐵的資料等。此外,城市軌道交通論壇內具備豐富的資源內容,學生登錄后可根據自身興趣瀏覽相應的內容。故而,在該課程知識的學習中,通過網絡資源的運用,能為學生解疑答惑,能使學生眼界更寬廣,幫助他們汲取更豐富的知識。
2.3 引入微課教學,優化學習效率
將微課引入該課程知識的教學中,由于教材含有海量信息的緣故,加之各個知識點密切結合了實踐,且學校很難提供能將學生學習需要充分滿足的實訓場地與教學設備。因此,教師同樣可借助網絡,搜集密切關聯課程的視頻及圖片,同時在自身培訓、學習的過程中,拍攝有關軌道交通的實物照片或現場操作實錄,將豐富的素材供于微課視頻的制作使用[4]。微課質量的高低,不但取決于制作精良的PPT,同時相匹配的腳本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具體來說,教師在微課制作中,首先可介紹城市軌道交通相關知識點。為了將學生注意力有效集中,可搜集國內外有關軌道交通發展的內容并完成視頻的制作,通過視頻觀看能引領學生對軌道交通產生直觀感受。同時,也要為學生講解城市軌道交通組成內容。該課程的教學中,這一部分內容相當重要,將城市軌道交通基礎知識全面涵蓋在內。由于涉及了較多課程內容的緣故,教師需要細分課程主體內容,圍繞車站、車輛、運營、供電、信號等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將提前收集的實操視頻或實物圖片等素材融入每個微課中,確保學生即便無法與真實的軌道設備接觸也能透過微課清晰認知相關設備。此外,通過微課視頻的運用,指點學生展開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或在手機內保存微課視頻,在碎片化時間的運用下自主展開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效率必定能夠取得大幅度提升,教學成果更佳。
3 結語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具有繁雜的內容及較高的理論性、實踐性,教師在具體教學中需要深入探索研究,在密切把握專業特點及崗位技能要求的基礎上,針對性的優化教學內容。同時,在科學、合理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的選擇與運用下,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依托豐富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順利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在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之后,即可引領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取得的教學成效必定更可觀,能幫助學生實現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思寧.淺析《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9,9(05):76.
[2]段忠蕾.關于《城市軌道交通概論》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05):347-348.
[3]張方方,彭金柱,顧承瑜.應用型本科專業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02):482+481.
[4]于麗杰,廖文江.《城市軌道交通概論》教學策略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0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