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具備極高的現實意義。在學科素養的組成體系中,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而這同時也是社會對于當今人才新的要求。所以,對于當代教師來說,其在教學任務推進的過程中,就需要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為核心,適當的進行教學拓展?;诖?,本文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對如何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學科素養;教學策略
前言:在高中階段,化學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化學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大量的化學基礎知識以及化學公式,同時也需要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借此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理論基礎。對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態度,不斷的更新,不斷的豐富,為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
1、構建合適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化學觀念
在教學活動推進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創建出一個趣味性較強并且真實性較強的教學情境,那么其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調動,而學生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主動的對化學知識進行理解探索,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多媒體情景。在當前的教學領域,網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教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抽象性化學知識,而這也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教學環境,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記憶,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當教師在講解“有機化合物”這一部分的知識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介紹與甲烷相關的信息,也可以為學生展示有機物生成的過程,對學生形成有效的視覺刺激。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生活化教學情景??傮w來說,化學是一門與生活之間具有緊密聯系的學科,在化學學習中,也經常會涉及到一些實際的生活信息。比如必修一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以及選修一中的《關注營養平衡》、《探索生活材料》等章節,都是與生活具有聯系的知識。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探索學習,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抵觸性以及壓力,也能夠提高教學導入的綜合質量,奠定學生的學科素養基礎。
2、注重落實理實一體化,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前文提及,在高中化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的實驗活動,組織學生對這些實驗活動進行有效的開展,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形成。但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注意,一定要端正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之間的天平,全面貫徹理實一體化原則,在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使之能夠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內化,完善自身的化學思維。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如何區別二價鐵離子與三價鐵離子”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如下實驗活動:首先,在正式開展實驗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考察,然后對其進行有效分組,盡量保證每個小組的綜合水平能夠達到一致狀態。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介紹多種不同的可溶性硫氰化物,以此奠定學生的實驗基礎。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盡量避免手把手的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活動,也不要將整個實驗的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以及思考空間,從而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當準備工作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正式開展實驗。在實驗期間,教師可以不定期的在學生群體內走動,對存在問題的小組進行適當的糾正,為其提供合理的指導意見。當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驗證其所開展的實驗是否能夠推導出化學方程式:Fe3++SCN=Fe(SCN)2+及Fe2++2SCN=Fe(SCN)2[1]。如果學生能夠順利推導,那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如果學生不能順利推導出公式,那么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重新回顧,找出其中存在問題的環節,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耐心,加強學生的學科素養。
3、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對于高中生來說,由于其正處于人生中的青春期階段,自身的躁動心理較強[2]。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都不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開展學習活動,這不僅會影響到其自身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科素養的形成。對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管理以及引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否定的學習意識,強化學生的化學責任心。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應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講解到一些新知識或者問題時,教師可以多多地詢問學生的想法以及意見,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即便學生所回答的內容不正確,教師也不應對學生表示否定,而是應該對其進行引導,加以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多地引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以主導者的角色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饋,強化自己,培養自身的學科素養。
結論:綜上所述,在結合學科素養理念引導高中生開展化學學習活動時,教師首要的任務是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態度,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為學生構建合適的教學情景。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落實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原則,在課堂上多多的與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軍成,張星.培養高中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0(01):79.
[2]姚黎廣.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