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的發展下,體育教學已得到了學校的重視。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體育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通過創新體能訓練體系,不斷發揮自身教學作用,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完成體能訓練任務,實現更高層次的體育教學價值。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能訓練;教學方法;體育能力
一、體能訓練對學生素質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應試教育體制的發展,體育教學的地位變得越來越低,甚至已開始脫離人們的視線。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用,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高中院校必須要積極宣傳體能鍛煉的作用和意義,從而使全校師生重視體育學習。就體能訓練的本質而言,它并不是簡單的體育鍛煉,也不是復雜的體育教學。它蘊含著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和鍛煉方法。通過加強體能訓練,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夠得到有效地保障。在體能訓練的依托下,學生的智力能夠得到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的素質學習將會變得更有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必要的體能訓練,是發展高中生身心素質的必由路徑。如果學校沒有提升體育教育意識,沒有加強體育教學,學生就很難找到正確鍛煉身體的方式方法,以及不能養成健康的體育精神。
二、高中體育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作用難以體現
在應試教育體制和傳統教學觀念的雙重影響下,體育教學得不到學校的重視,體育教師也得不到學校的重用。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學生已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更不必談相應的體能訓練了。即便體育課能夠正常開展,體育教師也會本著“人性化”的態度,對學生放任不管,甚至讓學生自由活動。這種教學態度,已嚴重背離了體育教育的宗旨,對發展高中生身體素質是極其不利的。這種教學方式,也使得體育教師發揮不出任何教學作用。因此,在高中學校內,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發展體育教學已是勢在必行。
(二)訓練安排不夠科學、合理
一些高中院校并沒有忽視體育教學的作用,依然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育教育。然而在實際體能訓練中,體育教師往往不能依據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體育教師要么工作任務繁重,沒有足夠的精力訓練學生。要么沒有充足的教學經驗,支持體能訓練理論知識講解,致使體能訓練教學系統成為擺設,無法發揮實質性的效用。體能訓練并不是短期就能見成效的。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長期堅持,以及教師與學生的不懈努力,才能夠發揮出真正的效用。
(三)缺少更加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上看,高中生正處于發育的重要階段,加強對學生的體能訓練,對培養學生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然而在實際體能訓練中,由于教師沒有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致使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緩慢,無法滿足體育學習的要求。一些體育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沒有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有機的結合,依然采用傳統的訓練方法訓練學生,給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發展個人身心素質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體育教師必須要秉承“育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智力、體力、耐力、速度等方面鍛煉,逐步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三、創新體能訓練體系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體育教學意識,發揮教師教學效用
為了貫徹和落實體能訓練,學校必須要轉變體育教學觀念。通過提升體育教學意識,不斷促進體育教師發揮教學效用。首先,體育教師應重視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發揮自身的師表形象。通過加強體育學習,不斷鍛煉體魄,給學生展示出更具專業性的體育形象。其次,體育教師應根據新課改要求,不斷提升體育教學水平。通過給學生策劃體能訓練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再次,體育教師應加強體能訓練課題的研究。通過認真分析影響學生體能訓練的因素,逐步改善體能訓練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增強體質。最后,體育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學習體育。通過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不斷培養學生體能訓練意識,從而將體能訓練工作落實到實處,促進學生學習體育知識。
(二)增加體育教學力度,合理安排體能訓練
增加體育教學力度,合理安排體能訓練時間,已成為新課改下對體育教師教學的明確要求。眾所周知,體能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鍛煉過程。只有讓學生堅持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基于此,體育教師必須要制定嚴明的訓練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首先,教師應重視研究教學內容,規范教學方向。通過合理布置教學時間,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端正體能訓練學習的態度。通過對學生進行層次訓練或專題訓練,幫助學生減少鍛煉壓力,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溝通。通過在訓練過程中,與學生一起分享勵志小故事,不斷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決心和信心,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實現更有效的訓練
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必須要把握學生的體能情況,對學生開展更加適宜的訓練活動。為了實現有效的體能訓練,教師必須要重視創新和改良教學方法,從而在幫助學生鍛煉的同時,促進學生的體育意識。首先,教師應加強對體能訓練的研究力度。通過創新出更加優質的體能訓練項目,不斷帶動學生體驗和感悟體育。其次,教師應重視體能訓練中的“勞逸結合”。通過依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情況,規范每個學生的訓練時間,從而減少學生學習體育的反差,促進學生完成訓練任務。最后,教師應在體能訓練中,滲透體育精神。通過讓學生相互合作,完成訓練任務,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團隊的意義,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結語:總之,學生的體能訓練課程,需要學校的重視,體育教師的關懷。教師應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通過帶領學生實踐體能訓練,努力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林聯注.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38+40.
[2]夏平華.高中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的創新體系研究[J].才智,2014(31):202.
作者簡介:楊霖(1989年4月—)男,本科,中學二級教師,滄州市優秀班主任,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