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學生們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逐漸對周遭的世界有了個性化的認知。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個性心理無法匹配,如何解決何種不適應?教育工作者認為信息互聯網技術是學生個性化的因,那么就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學生語文教學中,以適應個性化的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信息技術;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它倡導的就是創新和思維方式的學習,這本身就包含對學生個性化的要求,但是互聯網的普及對學生個性化的影響有些帶歪帶偏,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的職責就是將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爭取運用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促進自己的學習,發現互聯網的強大功能,轉變學習方法,提升語文的綜合學習水平。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生活的同時,也受到網絡上各種信息的干擾和誘惑,就會出現厭學心理,具體表現為上課玩手機、逃課等,因此教師要利用那個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術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滿足個性化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們在教學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堂導入部分插入一段視頻,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朱自清在文章的一開頭就為讀者創設了美麗的畫卷。伴隨著滿月的光,孩子們的歡笑聲,妻子的哼唱,我走在曲折的小煤屑路,有一種寂寞感,路的兩周長著很多樹木,郁郁蔥蔥的,今晚很好,因為有月光,雖然很淡。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這個場景的視頻,加上背景音樂,讓學生感受到今晚的荷塘月色將會有無比美好的意境。教師要對視頻進行適當的剪輯和編輯,如何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這個視頻的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文章的這種狀態和感覺。因此教師可以將背景音樂設置為《荷塘月色》,但是聲音要輕一點,柔和一點。教師最好學生從網上尋找相關的視頻,每個學生的想法都不一樣,事先給學生提出要求,找到符合教師要求的視頻之后通過郵件發過去,教師將每個學生找到的體現自己個性化的視頻進行剪輯和組合之后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口味,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知道互聯網的正確用法,搜索對自己學習有益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在課堂上看到自己收集的視頻之后也會感到非常興奮,而且這項作業并不會耽誤學生很久的課余時間。
二、課堂互動,集中課堂注意力
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是通過口述進行授課,教師講得也累,學生聽得也煩,而且教師們沉浸在自己的講課中,忽視學生的聽課效果,結果導致教師與學生雖然身在同一課堂,但是卻嚴重脫節,因此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的同時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目前實現課堂互動的信息技術手段較為簡單容易上手并且效果明顯的平臺是云課堂,它能夠實現教師上課的滾動隨機點名,關注學生的上課動態,學生可以通過登錄云課堂平臺在屏幕上發送自己上課過程中想說的話,實現與教師的良好互動。教師在云課堂上出示本節課的二維碼,然后學生掃碼即可進入,或者是通過本節課的秘鑰進入課堂,讓學生隨時都有緊繃感。這種方式雖然有被迫式聽課的嫌疑,但是對高中生來說有利而無一害,這是引導學生正確掌握互聯網運用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提問“故都的秋中的秋有哪些特點?”學生很多時候面對提問就會低頭,教師就可以采用滾動點名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在課前做好PPT進行放映,學生可以通過手機云課堂發送“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這段話如何賞析,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及時解答。學生的提問是非常個性化的,教師也要用適當的解釋方式為學生進行解答,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三、搜集信息,擴展知識面
語文是一門積累性質的學科,需要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也就是說讓學生肚子里有墨水。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互聯網的手段進行信息的搜集,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寫作中有更多的素材,閱讀中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我們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林黛玉進賈府》課本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尋找相關的知識。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業,談談關于賈寶玉的人物形象,通過課本中的描寫以及《紅樓夢》全書的概括,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網上看看其他人對賈寶玉是如何評價的,千萬不可照搬別人的想法和電子,結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體現自己給個性化的特征,自己的評價必須找到文中的出處,然后學習曹雪芹描寫人物的手法,判斷是否可以和自己的寫作相結合。有的學生通過互聯網上查閱各方資料,認為賈寶玉是身上似乎具有和自己一樣的叛逆,同樣不喜歡讀書,也不想考試,比較追求自由,不喜歡所謂的功名利祿,但是由于自己的出身,難免有一些封建主義的不良習氣。學生對將原文擺在旁邊,以及將對自己寫作手法的感悟寫在下方,通過看別人的觀點發現自己的思想有時候沒辦法達到那樣的深度,以后可以在網上多瀏覽一些對自己有啟發作用的內容,而不是沉迷游戲。
結語:本文從課上到課后闡述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的學習研究。總而言之,教師要學會讓學生正確運用互聯網,巧妙的手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提升綜合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金花.智慧教室環境下高中語文個性化教學研究[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8(12).
[2]劉春輝,王文軍,劉文甲.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微課中的應用與研究[C].教育周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