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青
摘要:幼兒階段是幼兒萌發規則意識,并且初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地認識到,在學前教育當中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為幼兒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規范。接下來筆者將圍繞學前教育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展開探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廣大讀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和閱讀意義。
關鍵詞:學前教育;規則意識;培養策略
前言:
規則是每個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當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和準則,幼兒階段是人一生教育的基礎啟蒙階段,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地認識到對學生展開規則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真正的認識、感悟和體驗基本的社會行為準則,讓幼兒學會如何自律,如何去尊重他人。
一、從幼兒的個性和健康出發進行活動的指定
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學前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當把規則作為幼兒的行為指導規范。在規則的執行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充分地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引導幼兒在了解規則的前提下,自覺地進行規則的遵守,而不是采用強制的行為盲目地讓幼兒適應規則。
比如說在幼兒的一日活動當中,幼兒的吃飯、睡覺、學習等等活動都是需要在一定的規則下而進行的,但是由于一些幼兒無法理解這些規則的意義,所以經常會出現調皮搗蛋不遵守規則的現象,這個時候幼兒教師就應當耐心地為幼兒進行規則的講解,讓幼兒去了解規則的內容,并且了解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好處,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在一日活動當中對于規則遵守的積極性。
二、利用圖標進行輔助引導
幼兒的年齡比較小,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幼兒在體驗規則、了解規則、感悟規則的基礎上,去理解社會的行為準則,并且能夠自覺地去遵守。幼兒的思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思維能力較低,如果幼兒教師只是一味地強調讓幼兒遵守規則,那么一方面幼兒無法理解這些規則,另一方面還會發生記憶的混亂,常常記不清這些規則是什么。這個時候幼兒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利用圖標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讓幼兒看到圖標后,就能夠想到相應的行為規范,以此有效地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
例如,洗漱室是幼兒經常出入的場所,為了強化幼兒洗手的規則,教師可以繪制生動、形象的卡通圖畫,并加上醒目的字體貼在洗手池的上方,利用圖畫為幼兒分步去解釋洗手的過程,讓幼兒了解到“七步洗手法”,以及“排排隊,站站好,打開水龍頭摸香皂。手心手背手指頭,洗完之后水關掉”的規則內容。在進餐區,教師也可以在墻面上為學生貼一些關于正確的進餐方式的圖畫,以此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除此之外,在班級當中的各個角落、各個區角當中,教師都可以為幼兒張貼有關規則的生動、形象的圖標、圖畫,這樣一方面能夠起到環境創設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夠對幼兒的規則意識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
三、重視成人的示范和榜樣作用
模仿是幼兒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幼兒階段,幼兒的大部分行為都是來自對成人的模仿。所以說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的重視成人的示范作用和榜樣作用,并根據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積極地為學生設計示范教學的教學活動。在示范教學的活動當中,為幼兒進行規則的講解,使幼兒在成人的影響之下逐漸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例如,幼兒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人際交往過程當中所必須使用的禮貌用語時,首先應當和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且在一日活動當中,經常和幼兒說“你好”、“謝謝”、“對不起”、“打擾一下”等等禮貌用語,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覺地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在建構區、玩具區、圖書區,幼兒教師應當在區域活動結束之后,帶領幼兒一起去整理玩具、圖書、積木等等,幫助幼兒養成自覺的、良好的整理習慣。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幼兒教師不僅僅需要在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時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而是應當隨時隨地的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利用有趣的游戲帶領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規則
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體驗世界、觀察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在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時,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學生設計有趣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當中帶領幼兒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規則,以此有效的升幼兒的規則意識。
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角色扮演的游戲,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個“遵守交通規則”對有趣的情境,利用模擬的情境讓幼兒更好地去認識交通信號燈,規范幼兒自身的行為,有效地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再如,在進行體育游戲“三人兩足”時,教師應當提前為學生講解游戲的規則,如果幼兒在游戲當中出現犯規行為,就會被淘汰出局。利用這樣多元化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遵守規則,使幼兒獲得安全、快樂地成長。
五、家園共育,強化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在學前教育當中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地建立家園共育的教育體系,這樣不僅僅能夠使幼兒在幼兒園中自覺地去遵守規則,同時還能夠延伸到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幼兒教師應當將利用家園開放日等活動利用起來,利用家園開放日讓幼兒的父母都深刻地認識到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引導幼兒家長在家庭當中做好自己的示范作用,做到言行一致,自覺地去遵守社會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并且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主動和教師交流幼兒在家庭中的行為表現,這樣家園一致的教育模式,能夠實現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總結:
一言以蔽之,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對幼兒進行規則意識培養的重要價值和重要意義,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出發,為幼兒設計科學且適合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并且耐心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健康且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瑞瑞. 關于學前教育中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思考[J].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 000(012):P.307-307.
[2] 洪燕. 談學前教育如何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08):192.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裕民幼兒園 ?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