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秀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學校越來越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教育,通過采用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減輕學習負擔,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但是在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指導中,需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體現時代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指導方式,這樣才能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外閱讀;有效指導
前言:
小學高年級的課外閱讀對于語文學習而言非常重要,而且閱讀的范圍不應局限于課本上的閱讀,更應該拓展到課外閱讀中,讓小學生的眼界更加開闊,進而汲取更多的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學素養。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師應對學生實施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合理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掌握閱讀技巧。還應積極組織開展閱讀活動,從而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課外閱讀,實現語文綜合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選擇好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進行課外閱讀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課外閱讀的積累,為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然而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積極自主進行閱讀。因此,選擇一本好書,是激發閱讀興趣的關鍵。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書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進行仔細選擇,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更好地發展自身語文素養。
以《猴王出世》一課為例,課文主要講述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發現了水簾洞。其它猴子都不敢跳,最后因石猴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而被群猴拜為猴王。全文表達了石猴敢做敢為以及無所畏懼的精神。由于此篇課文是以神話故事為背景,只是原書中的一個小故事,對于小學生來講自然會很感興趣。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把《西游記》這本書,推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西游記》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但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是十分適合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書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能使其積極主動去閱讀,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二、傳授閱讀技巧教會學生閱讀
在小學生的課余時間,很多學生的課外書藉讀的并不算少,但是閱讀能力卻未必見得有所提高,追溯原因多為閱讀方法不當所造成。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多加指導,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加以輔導,教會學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課外閱讀可以運用泛讀、瀏覽閱讀、快速閱讀和精讀等方法。
比如對于通俗又好理解的文章,可以用泛讀的方法來進行閱讀;蘊含深刻意義的可以用精讀的方法進行閱讀。這樣通過教師的指導,能讓小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水平。而另一方面,語文教師要培養小學生讀書動筆的好習慣。即在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將一些優秀的詞語、句子、片斷等記錄下來,有助于加深印象。長期積累,還能作為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運用到其中。更能模仿素材中的描寫手法進行創作,進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及寫作能力,突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
三、適當開展豐富多彩閱讀活動
課外閱讀的成效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看見的,而是在于長時間的積累。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難免有孤獨煩躁感,且自制能力往往比較差,在剛開始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可能很難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因此,教師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以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調動其閱讀的積極性及熱情,使小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以《景陽岡》一課為例,主要講述梁山好漢武松在回家的途中,經過景陽岡的時候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況下把這只猛虎打死,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傳為佳話。學習過此課,教師可以在激發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情況下,把《水滸傳》推薦給學生,作為課外閱讀書藉。同時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首先讓學生們自行閱讀。《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類型上屬于英雄傳奇的長篇小說。其中有很多篇小故事,每一篇的內容都具有不同的意義。教師可以組織閱讀討論會,讓學生們每人講一篇書中的小故事,把自己的讀后感分享給大家,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討論,有問題向教師求教。這樣的閱讀活動不但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也讓學生有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提高,閱讀的成效就會突顯而出,同時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升。
四、指導學生制定合理閱讀計劃
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語文教師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也越來越重視。以往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沒有合理的閱讀計劃,從而導致小學生課外閱讀成為負擔。閱讀,也只是看教科書上的內容,以及作文書、輔導資料等。如此一來,不但局限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也學不到新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全向發展。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選擇適合小學生的閱讀資源,同時指導學生制定合理有效的閱讀計劃。然而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具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制定閱讀計劃。并選擇有代表性的中、長篇小說或者文學作品,在固定的時間內,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同時對學生加強督促和鼓勵,讓小學生時刻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在閱讀中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持之以恒,就會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高閱讀水平,突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質量。
總結:
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容,由于當前學校教育體制以及課時安排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導致學生在校閱讀時間十分有限。因此,就需要應用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雙重方式,來開展小學高年級的課外閱讀。教師應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其選擇適當的課外書藉進行閱讀,同時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并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這樣不但能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視野,還能提高其語文綜合素質及閱讀水平,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羅仔秀.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20,(7):89.
[2]李玫.淺談小學語文整本課外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J].學周刊,2020,6(6):114.
[3]李鳳霞.小學語文教學課外閱讀的指導措施淺探[J].學周刊,2020,(11):147-148.
山東省陽谷縣西街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