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技術極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模式,同時也讓教育方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可以利用資源增多,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方面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也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黨支部組織生活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產生了很大的不足之處,為了積極有效的應對,應用新媒體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提高,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常見的問題所在,圍繞著問題加以適宜性的分析,再通過強化新媒體應用,優化、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網絡環境;新媒體;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提高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0-294
引言
高校黨員教師在教師隊伍中起到的作用和意義非同小可,是黨支部組織重要組成不分,在實際教育活動中更是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和實際性影響,相關群體的政治素養、思想素質,直接關系到教育活動的開展與進行。而在組織生活方面,相關活動可以更全面性的提高教師能力和素養,提升其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并以此來服務于教學工作和業務活動。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開展相關活動的過程中,組織生活質量相對較為低下,產生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內在因素,需要對其因素特點充分認識,再針對性采取網絡環境下的新方法開展實際工作。
一、組織生活常見問題
黨員教師具備著雙重身份,開展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組織生活也存在著較多的影響因素,比如教學工作較重、缺乏嚴格規范、形式方法單一等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也產生了很多組織生活的實際性問題和客觀性的不足之處[1]。以目前情況來看,教學工作日漸繁雜、繁重,相關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樣的情況下,組織生活方面的關注度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產生了較多的實際性問題,影響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等方面的綜合實際情況。在具體開展實際活動的過程中,組織生活缺乏一定的規范和制度,很少嚴格按照一定周期開展相關活動,管理缺乏正式性、正規性,而在相關活動開展進行的過程中,其觀念較為陳舊,仍然采用單一單調的方式開展,缺乏應有的多樣性和全面性,都是圍繞著理論、文件進行學習,并采取專題報告、講座等形式為主,開展相關活動缺乏應有的全面性和靈活性,無法充分調動大眾群體參與和學習的積極性,組織生活質量也出現了明顯下降的問題,帶來了很多實際性的不足之處。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相對較多,最常見的就是客觀因素,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更多的疲于應對教學活動、業務工作,發展學生黨員、做好學生黨支部工作等等,個人的工作壓力也明顯提高。除此之外還有很強的主觀因素,有相關教師在個人素養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加之組織生活質量較差,引導方面相對較為缺乏,長此以往其參與度、參與興趣就相對較少。很多教師在時間安排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影響,需要參加各種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參加組織生活的時間相對較少,沒有得到有效的安排,產生了很多實際性問題。
現階段應對這些問題,積極通過自媒體開展相關互動具備著較強的關鍵性和重要性,可以更好的促使組織生活質量的提高,規避常見的發展等方面問題和不足,強化黨支部隊伍與教師黨員能力。
二、新媒體的運用策略
(一)加強線上交互
新媒體可以提供更好的線上交流平臺,從而多樣化、豐富化組織生活,讓相關活動向線上拓展,利用更多的新媒體資源進行相關學習,并加強彼此之間的交互和互動,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效果[2]。既往相關活動開展以線下活動居多,彼此之間具備著較強的時間空間方面的要求,但是在現階段新媒體的應用可以改變這樣的不足之處,通過網上APP的交流互動,教師黨員之間可以更好的進行聯動和聯絡,而且這樣的活動沒有時空限制,提供了極大程度的便利和便捷,進行學習和交流都更加方便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關活動開展更加順利,不會遇到較大的阻礙,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交流溝通。同時,如有一些線下活動事務,也可以通過線上進行交流和通知,并將預先需要的材料進行網絡傳送,促使整體相關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順暢,解決時間分配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減少對教師群體日常教研活動方面的干擾與影響,合理進行時間的安排。
(二)創新活動方式
新媒體和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下,組織活動的開展也可以發生一定程度改變,尤其要注重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絡學習,通過這樣的方法和措施創新活動的開展形式,提高開展的效果和效率,方便教師黨員的知識學習與能力提高[3]。通過新媒體APP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采取圖文、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靈活的開展,調動黨員群體的積極參與,多樣化開展相關活動。同時,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黨員也可以通過網絡文章專業等方法和措施,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也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減輕了原本較為生硬和固定的活動方法和模式。通過方法和模式的創新,相關群體兼顧了黨員與教師的雙重身份,各項工作更加靈活多樣的開展,不會出現明顯沖突。
(三)進行活動量化
通過新媒體開展組織生活活動,可以更好的進行量化管理,圍繞大眾群體的參與率等方面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然后按照大眾群體的意見和建議,調整活動的開展,并將各種量化數據統計起來形成更加直觀的客觀指標[4]。通過這樣的方法和策略,相關活動靈活性的開展,可以輔助量化更加直觀、客觀,各種活動的參與率、發帖量、閱讀量和視頻活動參與率更加實際,可以更客觀的說明大眾群體的參與情況、參與程度。
三、結束語
如上所述,傳統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對于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存在著一定不利影響,通過新媒體的應用,采取加強線上交互、創新活動方式和進行活動量化的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操作效果,有效提高組織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秋娜. 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索[J]. 世紀橋, 2018, 000(011):46-48.
[2] 劉園園. 提升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的多維路徑[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8, 38(12):201-202.
[3] 王國棟, 黨林林. 關于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路徑創新的探討[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8, 000(012):194-194.
[4] 姜長寶, 代新枚, 趙文.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 學理論, 2019, 789(03):183-185.
作者簡介:盧煒(1987.02.05)民族:漢 籍貫:江蘇揚州?性別:女?學歷:博士?職稱:講師?揚州大學改革與發展研究室調研科科長?研究方向:黨務管理、高等教育、中國現當代文學
項目名稱:揚州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高校基層黨組織生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以揚州大學為例”(xj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