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群
摘 要:無論是知識的難度和深度,高中數學知識都遠超初中數學,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提高解題的效率和質量。其中,化歸思想就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數學解題思想之一,掌握了化歸思想可以有效的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下面本文將結合高中數學的有關內容,就如何運用化歸思想解決問題做如下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化歸思想;解題;運用方式
前言:對于高中生而言,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對其解答實際的問題起到一定幫助作用;而在實際教學中,化歸思想貫穿了整個高中數學,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數學思想之一。為此,本文對化歸思想在高中數學解題中的運用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對于如何運用化歸思想,本文從以下幾點進行研究。
一、化歸思想在解答函數問題中的運用
高中數學函數屬于重點及難點內容,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想,對問題進行一一的剖析,才能有效的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從而快速的解答問題。然而,在實際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拿到一道函數問題,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和研究,就盲目地進行作答,不僅耗費了時間也增加了錯誤率。那么如何將函數問題簡單化,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仍然需要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想,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題的效率和質量。其中,化歸思想在解答函數問題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意義[1]。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化歸思維方法將函數問題簡單化;然后,利用已經學習過的概念去研究新函數問題的規律及特點,這有利于降低問題的難度,促使問題簡單化。
我們以下面這道三角函數問題為例,如何推導和證明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在這個題目中,如果學生不懂得應用化歸思想去解決問題,勢必會耗費很長的時間去解答題目,從而走入解題的死循環。所以,對于此類三角函數的證明題,我們可以運用化歸思想,引導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概念和方式去研究等式之間的關系,在等式中提取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從而運用有效地數學方法來進行解答。比如說,學生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向量概念及定義對題目進行假設,如假設平面上有a、b單位向量,而平面中(e1,e2)為標準正交基,其中a和e1的夾角是α,b與e2的夾角是β,條件α>β;因為向量a在(e1,e2)的坐標是(cosα,sinβ),向量b在(e1,e2)的坐標是(cosβ,sinβ),存在|a|等于|b|等于1,那么我們可以利用向量數量積的定義,得a*b=|a|*|b|cos(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可見,在分析一些三角函數證明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回顧題目與所學知識之間是否有聯系,以找到問題的性質及特點,思考是否可以利用已學的向量方法來可解答問題,從而實現解題思路的化歸轉換,進而縮短解題時間、提升解題的效率。
二、化歸思想在解答幾何問題中的運用
在高中數學中,幾何問題也是學生一直比較頭疼的數學問題。在一些考試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放棄作答相關的幾何問題,以獲取更多時間去解答其它的數學問題。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還是學生沒有具備良好的數學思想,從而找不到有效地解題方向,并不斷徘徊在問題的邊緣,無法深入到問題的核心部分,最終放棄問題的解答;而對于一些平面幾何問題,我們可以應用化歸思想來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化歸思想可以使得部分平面幾何問題簡單化,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產生豐富的知識聯想,進而將抽象的幾何問題進行一一的拆解,使得學生可以盡快的找到問題的本質,并有效地解答問題。
我們以下面這道簡單的平面幾何問題為例: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E、F分別是棱BC,CC1上的點,CF=AB=2CE,AB:AD:AA1=1:2:4.正面AF垂直于平面A1ED.在解析這道幾何問題時,我們一般可以利用代數的方法來研究幾何,從而將幾何問題進行代數化和數量化,最終將代數知識融入進幾何問題的解答,以實現知識的回歸利用,這是化歸思想在幾何問題中的應用體現。比如,我們可以應用空間向量的運算方式,對空間線面垂直問題進行分析,如利用向量法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線的方向向量,證明線與面的垂直,進而快速證明幾何問題。通過對幾何問題的化歸,有利于找到幾何證明題的解題方向,最終實現解題效率的提升。
三、化歸思想在解答方程問題中的運用
代數方程也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點,特別是高中階段的方程問題,已經由簡單的一次方程過渡到了高次方程問題的解答。無論是方程問題的難度和深度,都遠比初中方程要難和深。但是,在解答方程問題時,我們也應該懂得運用化歸思想,利用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將復雜的問題進行轉化和變形,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突破口,最終順利地解答數學方程問題[2]。那么在整個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化歸方法,對方程問題進行歸納,讓學生對方程問題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探討,才能從復雜的問題中找到規律,從而將方程問題化歸為最簡單的低次方程。
我們以這道題目為例:X4-25X2+144=0.在解答該方程時,我們先引導學生對方程進行適當的變形和轉化,從而將高次方程轉化為低次方程,這有利于學生去解答方程問題。比如,我們可以將方程中的X2=Y,這樣方程就可以轉變Y2-25Y+144=0的一元二次方程,從而讓學生可以轉化解題的思路,運用熟知的方程解答方式對高次方程進行解答,最終快速地獲得問題的答案。所以,無論是解答什么問題的方程,學生都不能遇到問題就退縮,需要懂得從知識中來到知識中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進行化歸,盡可能降低問題的復雜程度,最終找到問題的規律,以快速的解答問題。
四、結語
總之,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學生需要懂得運用化歸的思想,從多維度去思考問題的解答方向,將已學概念與新問題進行聯系,以盡可能降低問題的復雜性,最終找到比較容易的解題程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昀晟.化歸思想在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理論與應用,2015,19(24):124-128.
[2]樊朝峰.例談化歸思想在中學數學解題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