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媛
摘 要:通過分析“職教改革”背景下高職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確定鐵道車輛專業資源庫的建設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資源庫的建設思路與建設路徑。
關鍵詞: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 資源庫建設的背景及意義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以下簡稱資源庫)是職業院校牽頭,行業企業共同參與,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課程資源開發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為目的的信息公共管理平臺,是“互聯網+職業教育”的重要實現形式,是推動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和職業培訓領域綜合應用的重要手段。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簡稱“職教二十條”)中第九條要求“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立共建共享平臺的資源認證標準和交易機制,擴大資源覆蓋面”。《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教職成〔2019〕5號)(簡稱“雙高計劃”)中也包含資源庫建設任務,要求進行“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推進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
因此,依托于職教改革的大好形勢,建設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可引導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學生線上線下學習;可為社會人士了解鐵道車輛知識提供便捷通道;通過此平臺的技術培訓功能,可促進檢修人員規范作業,提高檢修質量,保證鐵道車輛的運用狀態,減少事故發生率,提高設備的使用性能;通過平臺搭建的企業信息,能加快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和技術專利的轉化等,推進鐵道車輛專業升級。總之,建成的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將是覆蓋全國,面向學校、企業和社會的教育服務信息系統和優質教學資源平臺,帶動了鐵道車輛專業教育教學信息化改革,增強了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
2 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目標及思路
2.1 建設目標
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定位于“能學、輔教”,建成資源豐富、融“專業建設、專業教學、在線測試、師資培訓、企業員工培訓、就業創業指導、國際培訓、鐵道車輛博覽”為一體的交互式、共享型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并通過實現資源的持續更新、優質共享,滿足學生、教師、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等多元使用者的需求,為鐵道車輛專業師生、企業和社會學習者提供教學指導、教學資源、學習咨詢、在線測試、就業支持、人員培訓等服務。
2.2 建設思路
2.2.1 專家指導、多方聯動,組建一流共建共享聯盟
采用首席顧問指導制,聘請鐵道車輛專業領域著名專家擔任專業領域資源建設的首席顧問,并聯合其他鐵路行業、企業專家形成專家指導隊伍,把握專業技術發展方向;在專家團隊指導下,集成合作院校及企業優勢力量,共同組建多企業、多院校合作的一流的專業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聯盟[1]。
2.2.2 廣泛調研、頂層設計,搭建資源庫結構框架
通過對鐵路行業企業、國內不同區域的職業院校開展調研,明晰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的技術需求和人才需求、專業建設水平與人才培養現狀,在此基礎上,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制定能夠滿足鐵道車輛專業的“普適性”人才培養方案,定制適應鐵路企業和社會學習者的“個性化”補充方案,構建出“一個保障、兩個平臺、七大模塊、九大服務”的資源庫總體框架。
①建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多功能、交互式、持續發展的服務平臺。服務平臺以用戶(鐵道車輛專業師生、企業和社會學習者)需求為導向,包含建設資源管理平臺、學習管理平臺、門戶網站等三部分,為職業教育提供優質教學資源與服務,建設集“專業建設、專業教學、在線測試、師資培訓、企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指導、國際培訓、鐵道車輛博覽”等9大服務為一體的交互式、并能隨著時代進步和技術演進而可持續發展的服務體系。此外,平臺還應滿足教學資源檢索和下載、培訓資源上傳、收集資源庫使用評價和意見等功能。
②構建具有特色與前瞻性的資源平臺。根據專業教學標準規定內容、專業基本知識點和技能點,針對產業發展和用戶個性化需求,服務技術技能培訓的要求,構建“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為重點、顆粒化資源為基礎”的具有特色與前瞻性資源平臺,將資源平臺劃分專業建設資源包、學校教學資源包、師資培訓資源包、企業學習資源包、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包、就業創業資源包、國際培訓資源包等七大模塊。
③建立資源庫建設、應用、推廣及更新保障機制。根據資源庫建設與運用情況,完善資源庫系列保障制度;依托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完善聯盟單位協作機制,建立高效的資源收集、開發、整理平臺。在資源建設過程中,多方交互使用,評價修改,為優質使用的資源開發提供保障。建立動態更新的建設機制,保證資源更新。推進資源庫建設和共享服務,建立健全合作單位的利益分享和責任分擔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確保專業教學資源庫的積累、共享、優化和持續更新。確保資源庫年更新量不少于10%,保證資源建設的持續性。
3 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路徑
3.1 籌備建設階段
依托全國鐵道車輛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立資源共建共享聯盟;發揮聯盟的作用,廣泛開展專業調研,明晰行業、企業需求,了解職業院校鐵道車輛專業建設的水平與人才培養的現狀與需求。對學校師生、企業員工、社會學習者的需求進行全方位分析,撰寫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在專家指導下,吸收聯盟內院校、企業、行業建議,共同修訂、完善相關專業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方案,并設計資源開發的技術標準和模板。
3.2 總體設計階段
按照需求分析結果,分別詳細梳理具體需求,其中,學校需求主要是以輔教輔學為主的專業建設、專業學習、實習實訓、職業技能鑒定、在線測試等;企業需求主要是專業學習、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行業資源等;社會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主要是專業學習、職業培訓、行業資源等。相對而言,專業學習、繼續教育、素材檢索利用以及利用資源庫自主學習則表現為共同需求。以此為依據,擬定專業資源庫建設框架和服務功能,制定出資源庫內容模塊,明確模塊、課程、特色資源包的具體內容及各類資源的建設標準。
3.3 集中建設階段
開展資源庫集中建設,分解資源庫建設任務,確定資源庫子項目建設單位,制定子項目任務書;完成學校教學資源包、師資培訓資源包、企業學習資源包、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包、就業創業資源包、國際培訓資源包的開發制作;完成資源服務門戶網站的建設及資源上傳等。
3.4 推廣運用階段
集成各類教學資源,資源庫投入試運行,完善優化各項功能,邊用邊建,不斷吸納建議,隨時更改完善。繼續向全國各職業院校、企業和社會深度宣傳和推廣,制定教學資源庫使用計劃和學習使用激勵機制,制定《鐵道車輛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學分互認辦法》,實現校際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增加資源庫的吸引力,擴大教學資源庫的使用面[2]。
擴展資源來源渠道,建立資源獎勵機制和資源持續更新機制,提高資源增量,實現資源的不斷優化與持續更新,豐富完善資源庫的各項資源,保證資源庫每年資源更新比例不低于總量的10%。
參考文獻:
[1]周衍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研究——基于42個國家資源庫建設方案的統計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4,35(32):5-8.
[2]趙華偉.金融科技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4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