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暢 侯振江
摘要: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是基于培養播音主持人才而開展的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教育工作,通過電視屏幕上播音主持工作者的語言表達和外在氣質形象,不難發現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語言表達塑造能力十分強,甚至是可以產生脫胎換骨的作用。本文重在分析播音主持藝術教育對高校學子語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播音主持;高等教育;語言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4-0210-02
一、引言
隨著新聞事業的發展以及各種融媒體的出現,播音主持工作已經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職業,面對這一需求,高校也開設了相關專業甚至出現了專職院校,播音主持教育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發展體系。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校學子的語言能力現狀以及影響能力提升的因素,進一步闡述播音主持教育策略的實施對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
二、當前高校學子語言能力發展現狀
其一,語言表達不準確,主要表現在大學生不能用準確的語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發現,生活中很多人有許多豐富的想法,但表達的時候總是無法讓接收者準確理解自己的想法,在表達中自以為已經將意義表達得十分完整了,但接受者與表達者的主觀意愿卻相差甚遠,導致信息交流出現許多障礙,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另一種情況就是,本可以用簡單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卻總是用很多話重復一個觀點,出現語言表達過于累贅的問題[1]。
其二,積極表達自己的欲望不強烈,在交流中處于被動狀態。大部分學生對于交流和表達總是處于比較排斥和拘謹的狀態,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中,如課堂上被點名回答問題、進行公開演講、與陌生人進行交流時等等。即使是在迫不得已要進行交流時,也總是三兩句話回答完對方的問題,不做多余的主動交流。
三、影響高校學子語言能力發展的因素
首先,主觀心理、意識等原因是阻礙學生進行表達與交流的直接因素。學生出于各種原因排斥與他人進行交流,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中這種排斥表現得更為明顯。比較常見的是高校學子在課堂上,對于教師的一些問題,學子本身有想法,但出于對自身想法或者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自信而放棄表達[2]。高校中的學生往往來自各個省份和地區,有各自長期使用的方言或民族語言,進入大學后,面臨大部分同學使用的接近于標準的普通話,個別學生會覺得自己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顯得格格不入,導致其在說話時產生心理上的負擔,這會直接影響學子的自信心。
其次,高校課程缺乏相應的針對性引導也是導致大學生“開口難”的原因之一。除了師范類院校,高校并不重視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語言表達與規范用語的重視度較低,缺乏針對性的引導類課程,使大學生的語言規范使用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
另外,長期沉溺于虛擬世界交流導致學生面對面交流能力減弱。隨著科技的發展,科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日漸緊密,生活中處處可見科技對人類的影響。科技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對人們能力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素,例如,伴隨著各種移動媒體的出現,各種線上聊天APP也隨之產生,為人們之間的交流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局限。各種社交軟件的便捷性,使之逐漸成為人們人際交流的主要媒介,人們對其的使用甚至超過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頻率。但是,線上交流與線下交流畢竟是不同的,文字的刺激與聲音和面部表情帶給人的刺激是十分不同的,對人們各項表達能力的要求和鍛煉效果也是不同的。當我們過度使用線上交流方式進行表達,我們面對面與人交流的能力必將受到影響[3]。
最后,書面文字表達使用頻率逐漸降低。科技不斷滲透到生活和學習中,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書寫方式,人們對鼠標和鍵盤的使用已經遠遠超過了筆和紙的使用頻率,前者固然有快捷和方便的特點,對寫作者的書寫能力要求大大降低,但書面表達仍舊有其無法比擬的優勢。人們進行書面表達的過程也是語言組織和語言思維鍛煉的過程,每個人的語言表達個性也往往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無形的鞏固和加深。當人們動筆的頻率越來越低,人們對語言思維的訓練力度也會大幅下降,這也勢必會對包括高校學子在內的人們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產生影響。
四、播音主持藝術教育對高校學子語言能力提升的作用
首先,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是對語言能力的專業訓練,能夠提高學生表達的自信,掃除心理障礙。播音主持藝術教育包括語音、語言的組織及規范使用等多個方面,可以從多個方面由內而外、由淺入深地對學習者的語言表達起到規范的作用,從意識上為學生的表達提供信心,克服其表達時的重重心理障礙。如高校學子中南方人的普通話往往沒有北方人的標準,在開展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時,首先可以對其口音進行糾正,提高其普通話發音的標準程度;此外,播音主持藝術教育還包括對說話者說話時儀容姿態的訓練,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氣質,使其在表達時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其次,播音主持教育能夠增強學生規范、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當前人們在語言表達上會出現一些無意識的問題,包括詞語使用不當、語言色彩表達不當、語序的混亂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會對人們的雙向交流產生重要影響的問題,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公開場合可能會帶來更加嚴肅的問題。高校中的播音主持教育能夠更好地對學生的規范表達進行訓練,減少其語言使用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升其表達的流暢度,糾正一些無意識的表達習慣等,進而提高高校學子語言表達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通過文化素質的培養與增強,可以豐富學生話語內涵,提高學生的話語水平,實現從“能說話”到“會說話”的轉變。眾所周知,“能說話”與“會說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比起前者,后者對說話人的要求更高,而一個人談吐的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說話人的文化水平與自身素質。播音主持藝術教育能夠通過提升學生相關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話語內涵,提升語言表達的水平,進而彰顯出高校學生應有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文體要求,在公開的、嚴肅的場合,其話語要求與平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一定是不同的。如今,這項能力也越來越被社會所看重,在高校中開展播音主持藝術教育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該方面的培訓,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為其職業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最后,播音主持教育有利于學生語言思維的訓練,可以增強學生隨機應變能力。語言表達實際上是表達者語言思維的外現,而這種思維與能力也往往是影響表達者交流和表達能力的關鍵因素。一般說來,能夠侃侃而談的人,其語言思維是比較發達與靈活的。播音主持藝術教育通過對學生語言快速組織能力的訓練,不斷對其語言思維進行訓練,使之形成比較發達和活躍的語言神經系統,從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最重要的是,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說,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情感表達能力,增強其播講的愿望與激情,為其追求職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4],直接影響著其日后的職業業務水平。播音主持藝術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訓練,在提升其專業能力的同時,培養其對語言表達的興趣,進而激發其職業激情與理想,為其日后尋求職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藝術教育能夠在意識上對學生產生影響,形成時刻關注語言表達的意識,使他們可以在生活中做到更好地運用和體味語言,體驗語言表達的魅力。
五、高校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第一,擴大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受眾范圍,由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擴大至學校全體學生。播音主持藝術教育是增強高校學子語言表達能力的一把利器,而面對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缺陷,學校應結合自身實際使這種教育普及全校所有學生,而非部分與之相關的專業,完善高校學生的課程體系,增加與語言表達相關的課程安排,通過學習相關的課程和各種實踐作業,使學生更加關注和重視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自覺規范地使用語言,有意識地對相關能力進行訓練[5]。同時,教師也要提高對語言表達的關注,從自身做起,切實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課程講解過程中語言的表現力,以身作則,為學生能力的提升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舉辦有關語言表達的主題活動等,有針對性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除了發揮教師主體的作用之外,還可以積極發揮學生組織的作用,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目的,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利用普通話日等相關節日,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如對話周、演講比賽以及人際交流技能的講座等,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規范交流表達用語、提倡面對面交流的氛圍,同時提升學生的關注度,進而增強高校學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結語
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人際交往過程中必備的能力,是人們獲取信息的直接主觀方式。面對高校學生開口難、表達難等問題,學校應積極發揮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作用,通過課程、校園活動等方式,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播音專業學生的專業化程度,為學生進入社會和走入職場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文婷.播音主持專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理論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7):126-129.
[2] 鮮夢玲.播音主持課教學對提高空乘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作用分析[J].魅力中國,2018(52):263-264.
[3] 孫海燕.電視播音主持中語言表現能力的作用淺談[J].西部廣播電視,2018(4):137-138.
[4] 朱帥.播音主持藝術教育對高職學子語言能力提升作用的研究[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1):113-114.
[5] 陳黎黎.淺談播音主持專業學生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J].魅力中國,2016(34):62-63.
作者簡介:孫暢(1992—),女,山西太原人,碩士在讀,助教,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侯振江(1988—),男,山西太原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應用型高等教育、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