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杏梅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有著民族化、實踐性和人文主義的特點,學習語文同樣是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做鋪墊,并且小學語文有著開發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基本作用。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也同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據著主要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古詩教學中皆可以運用到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小學生在學習初期建立基本的邏輯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在數學、英語的教學中同樣也可以使用。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
(一)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較為活躍,異想天開的想法較多,學生在面對較為復雜的學習內容時,會原地打轉邁步出去固定好的思維圈,這樣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思維導圖的出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學生快速解決眼前的困難問題,將思維梳理清晰。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二)優化教師教學理念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受到嚴重影響,傳統的教學課堂以教師的教學為主,教師更看重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程的完成進度,學生多數比較被動,學習氛圍差,課堂有著強烈的壓迫感。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逐漸地開始重視學生各種能力上的培養,將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思維導圖的出現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帶動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逐步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緩解課堂壓迫感,調動學生學習的氛圍,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倍。
(三)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是目前家長和教師比較頭疼的一點,教師根據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情況做初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在面對閱讀和作文時,遇到的困難較多,不知道應該學理解文章內容,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寫作文。思維導圖加入小學語文教學,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建立較為完好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將難以理解的文章簡化,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極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
(四)及時反饋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及時了解自身的不足,不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思維導圖的出現,讓學生自主預習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對哪里的知識點存在困難,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有效地反饋給教師。下課后,能將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及時進行梳理消化,彌補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完善。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在閱讀方面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降低學生閱讀的難度,將較為復雜的閱讀內容簡化重現,幫助學生有效地梳理文章脈絡,突出文章主旨,減輕教師教學難度的同時,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程任務。
案例:在二年級課文《雪孩子》一課中,王老師帶領學生閱讀過程中,第一次加入思維導圖,學生在看到思維導圖的時候都表現得興趣十分高漲,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有明顯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極高,有效地理解《雪孩子》這一課所講的內容。王老師將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教學生如何繪制思維導圖,第二部分教學生如何將思維導圖填滿。課堂反饋的結果讓王老師知道思維導圖加入教學中,極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二)在作文方面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加入思維導圖,可以在一定成程度上將作文題目中所觸及的內容和重點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將作文內容串聯起來,建立基本的作文結構框架,幫助學生梳理作文層次內容,找出自己所要寫的內容重點。學生在確定主要內容后,明確學生寫作思路,哪些內容應該寫,哪些內容又應該一筆帶過,以及段落之間的銜接應該如何處理。比如:小學三年級教師張老師,在某天的作文教學時,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的自我介紹。要求學生在作文中可以有效地介紹自己的優點、夢想、愛好等等內容,同學們在一頓抓耳撓腮后,張老師開始教學生如何在作文中運用思維導圖。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生學習的滿足感,在各方面提升語文的綜合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利曉.思維導圖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A].語文課內外,2020(22):160-160
[2]宋惠.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A].課外語文,2017(01):148-148
[3]黃靜靜.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及思考[A].廣西教育,2020(0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