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創新意識的新型人才,我們必須從課堂抓起,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入手,給學生自我展示和自我成長的空間。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調學生主動性,探索性,創造性,合作性,形成創造空間,充滿創造活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活力
傳統的數學課程把知識視為數學課程的主要目標,而在<<數學課程標準>>則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教師要以“課標”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充滿活力的創新性教學,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一、創設情境,放飛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敢想,敢做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取得好成果,簡單的照本宣讀肯定是不行的,那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3,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樣的課堂也缺乏生氣和樂趣,更缺乏知識和智慧的挑戰,和對孩子們好奇心的刺激。由于數學知識蘊含在情境中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容易理解,接受數學知識。
例如:必修一的“二分法”教學中,先創設了熱門電視劇的生活情景,幸運52的商品價格競猜活動,請同學們在0到100內設定一個數,由另一個同學猜測,大家齊喊“大了”“小了”,直至猜中為止。第一位同學無規律的猜測,用了9次,第二位同學按照“一半又一半”的取法,只猜了5次。老師提出問題請大家思考:第二位同學為什么只猜了5次就猜中了呢?有規律嗎?這樣的電視節目在學生的生活中是喜兒樂見的,馬上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活動學生不難獲得“取中點”法合理,簡便從而獲得了“二分法”思想的初步體驗,為其后“二分法”概念的學習增加了感性知識。反之,由于“二分法”的概念從前沒有接觸過,學生缺少認知基礎,如果直接給出“二分法”的概念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突然,完全是生硬的接受知識。
二、采用合作式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合作學習的形式為教學創造了民主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走下講臺,接觸了解學生,正確認識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和發展規律,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積極參與討論,教師把學生教學過程主題來看待,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使合作學習取得好的效果。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給予學生參與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思考,說話,討論,使課堂教學由封閉式轉向開放式。
例如:高中“橢圓”是學好圓錐曲線的開端,數學“橢圓”課堂教學的藝術引入,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有著重要的研究性和探究性。
1.天體運行軌跡法引入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我國研制的“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嫦娥二號”成功進入月球軌道后的軌跡是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呢?然后運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嫦娥二號”繞月飛行的圖像,背景音樂《月亮之上》。在輕快的音樂下,同學們直觀地看到天體運行的軌跡是一個橢圓,讓學生感受到橢圓來源于現實世界,經歷了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橢圓模型的過程,讓學生更清晰的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橢圓。
2.實物造型法引入
用圓柱形玻璃杯盛半杯水,把玻璃杯傾斜,讓同學們仔細觀察水面的形狀,它就是一個橢圓形;再拿一根山藥,用水果刀斜著切下去,留下截面也是一個橢圓。然后問:“同學們,在生活中還見到過橢圓形實物或近似橢圓形實物嗎?”同學們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回答:高架橋、鴨蛋、石頭、雞蛋、西瓜、餅干、月餅盒、菜籃子口……
經過同學們一一列舉生活中的橢圓形,通過熟悉的東西,順其自然地引入橢圓的課題,導出橢圓的概念,以及不同焦點的橢圓標準方程。
3.實驗操作法引入
事先準備好的圓形紙片給每位同學發一張。
然后我教大家動手折一折,請按這樣的步驟進行:
(1)在圓內部任意找一個不同于圓心的點A。
(2)在圓周上標出30個等分點,分別記下B1、B2、……、B30。
(3)折疊圓形紙片,使圓周上的點B1與點A重合,展開紙片后得到一條折痕。
(4)重復上面的方法,使圓周上其余各點與A點重合,得到30條對應的折痕。
(5)最后將紙片展開。
大家清楚的發現未被折痕覆蓋到的區域是一個什么形狀?它就是一個橢圓。
這樣的引入方法比較新穎,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操作,使學生認識橢圓圖形
4.定義法引入
準備一條定長的繩,把它一個端點固定在圖板的兩處,然后套上鉛筆,拉緊細繩,慢慢移動鉛筆,筆尖會留下的痕跡是一個圓。如果緊緊地把繩子拉直,鉛筆畫出的痕跡是一條線段。然后再將繩子的一端縮短一定的距離,使繩子的長度大于兩端點的距離,拉緊繩子,慢慢地移動鉛筆,筆尖經過的軌跡便是一個橢圓。于是引出橢圓的定義: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和等于常數(大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橢圓。
這是一種常用的引入方式,它通過細繩兩端點距離的變化,演示鉛筆尖留下的軌跡的不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橢圓”定義的來源,從中更透徹地領會橢圓的焦點、焦距的意思。
三、趣味練習,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趣的練習是培養學生解題的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深刻性的好方法。勇氣和信心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基礎,只有敢于大膽嘗試,不怕失敗,就能夠真正實現創新。要培養學生的勇氣和信心,首先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求知欲,尊重他們的創新探索,尊重他們看似離經叛道的思想和行為。
總之,要想讓高中數學課堂充滿創新和活力,教師就要時時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的,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探索中,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在高中數學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繼而提高學生的能力,讓數學學科能“學以致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霍炎焱(1989-)女,吉林省榆樹市,吉林省榆樹市第一高級中學校教師,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