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宣步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基礎教育改革想要將核心素養教育有效實施,必須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考試題進行研究,這也是高考改革突出核心素養的必經之路。因此,本文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以2018年高考全國試卷化學試題為研究內容,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考試題展開詳細的分析,將高考試題具有的科學育人價值、解決實際問題充分體現出來,為我國高考試題整體教育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考;試題研究
引言:對于化學核心素養而言,是中學生在不斷學習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名中學生都必須具有的科學素養,是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能夠充分體現中學生價值觀與情感的態度、化學技能與知識的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過程等綜合素養。作為高中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培養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為中學生建立終身學習意識以及發展奠定基礎,將化學學科對中學生今后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充分體現出來。
一、體現學科特色,回歸教材基礎
根據對2018年化學高考試題展開的大量實踐調查研究能夠發現,2018年的化學高考試題對化學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化學基礎實驗進行了重點的考察,對主干知識和核心觀念的檢測力度進一步提升,對各個角度和各個等級的核心素養進行了多元化的測評,將化學學科以實驗為主的特點充分呈現出來。2018年全國高考化學試題的內容能夠與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緊密銜接,做到了從化學教材中誕生卻又高于化學教材。鑒于此,高中化學考試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大對教材內容的重視
對化學教材加以重視,圍繞教材內容開展教學。這是因為高考化學試卷中所有的題目,都來源于化學教材,是在化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延伸。與此同時,通過對化學教材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確了解眾多化學知識點之間內在結構與橫向聯系。因此,老師只有全面了解化學教材的內容,不被教材所約束,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每一個化學知識點,才能使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挖掘表面信息的能力、科學探究創新的能力得到提升。
比如,在解答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I卷)中的化學試題時,
10.NA是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為0.1NA
B.22.4L(標準狀況)氨氣含有的質子數為18N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羥基數為1.0NA
D.1.0molCH4與Cl2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CH3Cl分子數為1.0NA
這道題想要考察的是學生對阿伏伽德羅常數值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學生根據教材的內容能夠將A、C、D排除,因此,B為正確答案[1]。
(二)加大對知識結構化的重視
加大對化學知識結構化特點的重視力度,在保證學生能夠扎實、牢固掌握化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將知識點之間具有的內在結構聯系作為著手點,從橫向角度和縱向角度兩個方面出發,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展開詳細、全面的梳理,使繁雜、零碎、細節化的化學知識轉變成系統、完整、結構化的化學知識。
(三)加大化學實驗的研究
對化學實驗進行深入研究和不斷更新,使教學內容和模式與時俱進,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比如,老師應該對實驗探究活動進行精心設計,使中學生探究實驗內涵的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動結束后還要對實驗探究活動進行精細化的評價,使中學生在不斷地練習中提高化學運用能力。這樣,才能將化學實驗具有的教育意義充分發揮出來[2]。
二、重視關鍵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對于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而言,其中反應原理題型、化工流程題型、實驗探究題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包括豐富的信息呈現方式、復雜的原理規律、廣泛的知識面。這些內容具有的較強的綜合性,對考察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知識的實踐、探究能力比較重視,能夠將新時期高考化學試題的創新導向充分體現出來。鑒于此,高中化學老師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充分理解化學知識、靈活使用化學知識方面,老師應該培養學生熟練使用結構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化學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老師在對教學資源進行組織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要對化學知識結構化指向的教學設計內容和方式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在學科內或者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將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保證學生能夠在結構化的教學方式下,獲得結構化的化學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建模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這樣,才能使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老師還應該將合理的情景結合到具體的化學教學中,使學生探究、模擬各種化學實踐活動的能力得到啟發和引導。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對相關化學活動進行想象、判斷、分析、整理,將產生某種化學現象的本質以及規律進行有效的歸納和總結,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也是高考化學試題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3]。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空氣中氧氣的存在使得我們生活在一個氧化性的環境中。鋼鐵腐蝕,鐵鍋生銹,銅質水管長銅綠,鋁質器皿擦亮后變暗都是被氧化的結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根據以上針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化學高考試題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我們能夠更加明確地知道,作為高考試題的重點考察內容,化學高考題的創新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為了將化學高考試題具有的核心素養充分體現出來,不僅要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還要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產生較大的興趣。因此,化學高考試題必須積極響應新課標的理念,以核心素養為基礎,有目標的提高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鐘輝生,謝名軍,姜建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考試題分析———評2017年全國高考Ⅰ卷理綜化學試題[J].化學教學,2018(5):75-80.
[2]教育部考試中心.貫徹改革要求推動素質教育———2018年高考化學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18(7):24-28.
[3]徐泓,夏建華.學科核心素養:化學試題評析的新視角———以2017年高考全國理綜卷化學試題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Z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