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武慧娟
摘 要:由于高中地理的學習相比初中難度提升了很多,出題形式也千變萬化,要求學生完全掌握和理解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才能提升自己地理整體能力,否則題目稍有改變學生的成績就會一落千丈。而實踐是幫助學生消化所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本篇文章主要講述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法;優(yōu)勢
高中地理的實踐能力不僅僅包括學生對課堂實驗的動手能力以及地理環(huán)境的考察能力,還包括對比分析能力、綜合歸納與思考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等,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都是由這些能力綜合決定的,雖然無法保證學生的地理學習有了實踐能力就會變強,但地理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實踐能力一定不會差,而且進行地理實踐是地理學習中必要的一部分,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重視起來。
一、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優(yōu)勢
地理實踐力是學生地理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對學生有著很大的意義,對于很多地理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地理實踐力的提升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新的希望和突破口,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能找到更多樂趣;對于地理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樂意讓學生更高效的理解和學習地理,減少死記硬背的次數,總之,地理實踐力的培養(yǎng)降低了學生地理學習的難度,也能讓地理課堂更受學生歡迎。
二、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
在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教學中,地理實踐力活動的實施主要包括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第二個階段為中期實施階段;第三個階段為后期總結階段。這三個階段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同時教師要堅持三大原則,一是持續(xù)性原則,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立刻有成果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堅持,切忌兩天打魚三天曬網;二是關聯性原則,即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學生所學知識有一定關聯,不能脫離課本;三是參與性原則,在進行實踐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每位學生的參與度,不能讓部分同學渾水摸魚,到頭來知識沒學到,實踐力也毫無長進。只要堅持這三個原則,相信對學生的實踐力培養(yǎng)一定能水到渠成。
(一)學校給出支持
學校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重視與否是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是否順利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保證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提高,教師需要得到學校的支持,包括相關課程開展的增加以及實驗設備的支持等等,高中生面臨著高考這一難關,所以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學生的成績比一切都重要,會忽視類似學生地理實踐力之類能力的培養(yǎng),但只有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成績才能高效提高,所以只有學校從政策和教具上有支持,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才有良好的基礎和前提。
(二)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力
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實踐力的培養(yǎng),結合課本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力的培養(yǎng)方面更加科學,如果把二者分開,很容易造成學生分割實踐和理論的觀念,會浪費學生的雙倍時間和精力。比如在熱力環(huán)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大家進行試驗,利用冰塊、水、火柴以及長方體玻璃缸等模擬熱力環(huán)流,并讓學生寫出實驗現象繪制熱力環(huán)流圖,這能極大地考驗學生觀察能力以及總結能力,觀察細致的同學實驗現象中所體現出來的細節(jié)就多,而且熱力環(huán)流圖也能畫的又快又準確,除此之外,還有流水的侵蝕作用、河水的堆積地貌等等,都需要學生進行實踐,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優(yōu)秀的同學上臺傳授自己的經驗,比如在實驗過程中自己是如何捕捉細節(jié)的,是從什么角度進行思考的等等,為大家提供寶貴經驗,幫助學生共同進步和提高,慢慢的同學們就能見賢思齊,不斷提高自己的地理實踐力。
(三)課后涉及地理實踐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地理實踐力也離不開課后作業(yè),教師平時給學生布置的地理作業(yè)一般都是課本或者是練習冊上的內容,很少要求學生去實踐,導致學生對課后作業(yè)十分排斥,還會敷衍了事,要不照抄同學的答案,要不干脆不做,課后作業(yè)的存在意義非常小。在作業(yè)的設計中,教師可以改變形式,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后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根據自己得出的結論去對應所學理論,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畫出一座山的路線圖,根據自己的探索和實踐描繪出大概的樣子,并且標注山脊、山谷等山體特征,靈活運用測量、繪畫以及比例尺等完成作業(yè),還可以讓學生帶著壓力測量儀,每上升3米或5米進行山上壓力的測量,得出壓力大小與海拔高低的關系,也可以讓學生去公園觀察河流的流向以及地形地勢,或者是觀察影子在不同時刻的太陽照射下的長短等等,這些實踐作業(yè)都比課本中的作業(yè)更能激發(fā)學生去做,還能幫助學生鞏固自己的地理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獨立去探索和實踐,增強自己的實踐力。
總之,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地理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把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在實踐中去深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領會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參考文獻
[1] 霍銀涓,馬學敏. 高中區(qū)域地理復習中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探究——以“巴西亞馬孫熱帶雨林”教學為例[J]. 地理教學2017(01):32-35.
[2] 陳祝清, 曾呈進. 基于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教學反思——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為例[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8(8):220-220.
[3]曾呈進, 龔桂冬. 高中地理實踐活動主題選擇策略探究[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8(1):30-31.
[4]李杰. 簡析高中地理學習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高考, 2019(24):92-92.
課題:課題名稱《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教學策略研究》編號JCJYC1912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