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革命的不斷深化及移動客戶端的普及,給短視頻平臺及短視頻帶來發展的契機。短視頻憑借較短的長度,充實人們的碎片化時間,人們可以有選擇地觀看感興趣的相關視頻內容。同時,短視頻的特征也使其傳播速度和人們的接受程度比傳統視頻更高。而將短視頻形式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利用新媒體浪潮將優秀的傳統文化以人們更易接受的形式進行傳播,可使其更好地留存于當代青年心中,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本文分析傳統文化短視頻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高科技表現路徑、經典鏡頭表現路徑、多種藝術形式表現路徑、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注重藝術創作和注重利益供給等建議,旨在為短視頻與傳統文化傳播的有效結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7-0235-02
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優秀傳統文化數不勝數。新時代中國青年只有堅定文化自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并對其生命力持有堅定的信念,才能履行肩負的使命與責任。
抖音作為時下熱門的短視頻平臺,憑借內容和形式創新,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物,如漢服、書法、京劇、變臉、竹編手工藝、木匠工藝、造紙工藝等。這些精美的工藝作品和新奇的工藝技術,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只在書本上看到過的傳統文化。我國有數量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不少非遺傳承人也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展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手工藝者的生活,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1]。
當前,大多數人生活在現代化大都市,幾乎與傳統文化脫節,正因如此,人們開始對傳統文化產生向往之情。短視頻不僅有利于讓國人感受鮮活的傳統文化,更有利于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的輸出,讓世界各國人民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使中華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2]。
一、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通過移動客戶端觀看視頻成為可能。相較于文字與圖像,短視頻能夠更加直觀地提供人們所需的信息,也相對容易被接受和吸收。如今,短視頻平臺的用戶量巨大,這使得短視頻可以得到快速傳播。與傳統視頻的周期不同,短視頻播放周期較短,不斷有新鮮的內容涌入人們的視野[3-4]。我國的一部分優秀傳統文化受地域的限制,只被當地人熟知,這對其傳承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以短視頻為載體,打破地域及時間的限制,將傳統文化推廣至全國,將為文化輸出提供扎實的力量,促進傳統文化與人們生活的有機結合,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二)挑戰
短視頻面向全世界,在短視頻平臺用戶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有大量的短視頻創作者創造出優良的作品,這無疑加大了競爭壓力。短視頻的更新速度和短視頻的內容是短視頻創作者成功的關鍵,傳統文化短視頻也只有保證內容的充實和有趣,才能使短視頻得到人們的青睞。一味枯燥講述對傳統文化的單一化理解,也會使人們產生厭倦心理。同時,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引人們的注意,并對文化理念進行完整的傳達,也是傳統文化短視頻創作者需要面對的考驗[5]。
二、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的多樣性、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的多樣性與必要性
短視頻具有時長短、數量多等特征,人們可以隨時觀看,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短視頻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對信息的需求,逐步成為信息的主要載體。大量用戶的涌入,給短視頻平臺帶來了商機。各種主題的短視頻進入視頻平臺,不斷擴展著短視頻傳播的內容,使短視頻呈現出多樣性特征。然而,市場的飛速擴張難免會帶來一些問題,如監管不嚴導致非主流文化及低俗信息滲透,更有不法分子通過平臺進行詐騙或非法竊取個人信息,這是互聯網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徹底鏟除不良內容,將優質的文化和準確的信息傳達給人們,則是短視頻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提高視頻內容的質量,嚴格進行監管和審核,提升平臺的聲譽度及可信度,是運營部門需要關注的重點。
(二)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的可行性
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的傳播方式與途徑更加多元化,短視頻就是時下最熱門的一種方式。傳統文化的傳播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方式、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富有吸引力的內容。傳統文化必須放下“身段”,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進入大眾的視野。相信內容博大、技藝精巧、理念深刻的優秀傳統文化,必然能夠吸引生長在傳統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國人,并讓其為之驕傲[6]?,F階段,短視頻占據了大眾的大部分閑暇時間,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容忽視。將傳統文化的實力內核與短視頻的優秀傳播能力相結合,必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為傳統文化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使短視頻平臺的美譽度得到一定提升。
三、新媒體視角下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的主要方法
(一)高科技表現路徑
傳統文化的表現方法不必拘泥于固有的形式。在應用短視頻進行文化傳播時,多元化的表現形式更能夠使人們耳目一新。用先進的3D技術制作的《清明上河圖》,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秋林讀書圖軸》立體模擬圖等,都是近年來高科技結合短視頻優勢生產出的優秀作品。其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得到了高速的傳播與大量的轉發,短視頻的播放量極高[7]。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作品以全新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可以增強國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同時也能看出,我國人民對于傳統文化一直有著極大的興趣,這也為傳統文化短視頻提供了龐大的用戶基礎,讓短視頻的大范圍傳播成為可能。
(二)經典鏡頭表現路徑
在創作短視頻的同時,對原有的經典作品和時下的熱門文化傳播節目進行合理利用,無疑能夠有效地提升視頻產出效率,在激發人們興趣的同時,引導人們觀看完整版視頻,夠使傳統文化的傳播變得更加高效。例如,截取經典著作翻拍的經典片段,同時對應和借助時下的熱門話題,提高短視頻的播放量,讓人們產生好奇。對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及其參與者進行適當的宣傳,形成文化類明星效應,從而引導回歸傳統文化的浪潮,可以讓人們與傳統的詩詞或著作再次深度接觸[8]。另外,我國有大量優秀的傳統文化紀錄片不被人們熟知,借助短視頻平臺吸引人們觀看完整紀錄片,也是一種合理的方式。
(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路徑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不能拘泥于形式,傳統并不能與古板和守舊等詞匯相對應[9]。傳統文化可以適應新文化和新潮流,這也是傳統文化歷經千年,仍然留存下來的重要原因。傳統文化短視頻能夠在保證娛樂性的同時,對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播。
(四)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中華傳統文化是由中國人民保有的文化內容,只有文化的傳承者才能真正將文化的精髓展現出來。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著發揚文化的責任,需要將優秀的文化內容展示出來。傳統文化短視頻的創作,也離不開他們的參與。當然,視頻的創作還需要專業的視頻創作者進行后期工作。關于傳統文化短視頻的傳播,普通用戶的轉發和分享占據很大比重[10]??傊?,傳統文化借助短視頻形式和平臺的傳播,需要廣大人民的力量和參與。
(五)注重利益供給
對于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短視頻平臺和相關管理部門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鼓勵??梢耘e辦傳統文化短視頻的有償投稿活動,提高短視頻創作者挖掘地方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同時,對于此類視頻,平臺應給予一定的曝光度和流量支持,不讓優秀的文化在大量的視頻中被埋沒。
四、結語
時代和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影響和塑造著傳播語境,研究當下的傳播語境話語形態,不僅可以為“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的內容創作提供語料基礎,也可以從當下的時代文化中汲取營養,為傳統文化的內核注入新的時代活力。“傳統文化+短視頻”傳播適應當下的泛娛樂化傳播環境,對傳統文化進行娛樂化元素的挖掘和創作,可以拉近人們與創作者的距離,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改變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傳統文化以短視頻為載體進行的傳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合理地利用平臺資源,保證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給人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讓人們對傳統文化產生全新的認識,可以提高傳統文化的普及率,實現傳統文化短視頻發展的目標。相信憑借中國人民一直以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憑借短視頻這一優秀的傳播渠道,我國的傳統文化必定能夠煥發出新時期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林文,溫玲英.新媒體語境下江西特色小鎮文化傳播路徑研究[J].視聽,2018(10):178-179.
[2] 高巍偉.新媒體語境下民族音樂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8(2):161-165.
[3] 尤元學,聞祖楊.傳統文化短視頻在新媒體語境下的傳播思路研究[J].聲屏世界,2019(7):29-30.
[4] 任長玉.“傳統文化+短視頻”的整合傳播分析[J].視聽,2019(4):147-148.
[5] 楊慧,雷建軍.鄉村的“快手”媒介使用與民俗文化傳承[J].全球傳媒學刊,2018(04):140-148.
[6] 劉娜.重塑與角力:網絡短視頻中的鄉村文化研究——以快手APP為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89-91.
[7] 劉濤.短視頻鄉村空間生產與艱難的階層流動[J].教育傳媒研究,2018(06):125-126.
[8] 劉心怡,姚志明.“快手APP”傳播策略分析[J].現代營銷(下),2018(08):156-157.
[9] 馬葉娜,王國燕.“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的移動短視頻研究——以抖音App為例[J].科技傳播,2018(13):98-99.
[10] 朱杰,崔永鵬.短視頻:移動視覺場景下的新媒介形態——技術、社交、內容與反思[J].新聞界,2018(07):85-87.
作者簡介:孫義峰(1972—),男,河南漯河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