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宇

摘要:從提升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出發,分析中職學校教學評價現狀,結合鉗工實訓課程特點,提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實訓過程評價、鉗工技能考核、工程素養評價,明確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并以此為依據調整下一階段教學計劃,提升鉗工實訓課堂教學效果。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改變傳統教學評價甄別和選拔的功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個人能力、團隊精神、工程素養全面發展的現代鉗工技術技能人才。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of fitter to propose a multipl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fitter skills assessment,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evaluatio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will be clarified, and the next stage of the teaching plan will be adjusted based on thi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the fitter training.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hanges the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cultivate talents with modern fitter technical skill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ability, team spirit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關鍵詞: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多元化教學評價;職業能力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fitter training;diversified teaching evaluation;professional ability
0 ?引言
鉗工實訓課程作為中職學校加工制造類專業主干課程,在機械學科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實訓課程是深化學生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途徑,具有綜合性、實踐性、職業性的特點,注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素質的有機融合[1-2]。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新技術發展,對現代鉗工技術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不僅需要掌握鉗工基本技能,同時要具備工程素養、先進制造理念、合作精神、創新意識、知識遷移能力等[3-4]。分析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現狀,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無法滿足現代鉗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提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對實訓過程、知識技能、工程素養等多項內容進行考評,實現“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教學評價體系,充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1 ?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現狀
近年來,我國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堂進行大量教學改革實踐,具體包括:創新教學模式、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學賽結合教學、翻轉課堂教學、項目驅動教學等,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改善,學生職業能力顯著提高[5-6]。但根據調研反饋不難發現,鉗工實訓課堂教學評價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教學評價主體相對單一
在目前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模式中,教師作為教學評價單一主體,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考核,評價過程缺少學生自評、組內成員互評、學生評教和企業評價等,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教師依據定式的評價方式、評價標準,局限的對學生進行過程化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評價主體相對單一的教學評價僅具有考核功能,教師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溝通,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評價是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教學活動,單一教學評價主體既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實訓情況,更會影響鉗工實訓課堂教學質量。
1.2 教學評價內容不夠全面
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中,鑒于鉗工實訓課程特點,大部分中職學校教師采用“日常考勤+技能考試”的考核方式。其中日常考勤占總成績的40%,技能考試占總成績的60%。鉗工技能考試,教師發放工量具、毛坯,學生在規定時間根據圖紙要求,完成工件加工。教師對學生作品的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進行評價,給出學生技能考試成績。傳統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只注重對學生出勤狀況和鉗工技能進行考核,缺少學生學習態度評價、合作意識評價、創新能力評價、工程素養評價等。教學評價內容不夠全面,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1.3 缺乏針對考核結果的反饋及運用
我國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堂大多采用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評價方式,根據學生作品,考核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水平。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僅僅發揮教學評價診斷、考核功能,使教學評價成為甄別優劣的工具,沒有意識到學生是動態發展的個體,弱化教學評價激勵、調節、促進等功能。局限單一診斷功能的教學評價,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缺乏針對考核結果的反饋及運用,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學生鉗工技能訓練得不到有效指導,導致教學評價和課堂教學相脫離。
2 ?多元化教學評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
為主動服務“中國制造2025”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認真落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相關精神,通過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培養造就適應企業人才需求,具備個人能力、團隊精神、工程素養的現代鉗工技術技能人才。
2.1 考核結果及時反饋,學生明確自身不足
鉗工實訓課程內容劃分為十個專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每三天完成一個。教師對專項訓練作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使學生了解自己該項技能掌握情況,檢視差距,明確自身不足。學生根據自身短板,課后咨詢教師,或借助互聯網資源觀看標準動作示范視頻,利用后續課程和課余時間進行針對性訓練,及時糾正、提高,強化鉗工基本技能和職業能力。學生明確自身不足,明晰努力方向,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2.2 運用形成性評價,教師調整下階段教學
教師注重每個專題教學評價反饋,定期分析考核結果,了解學生鉗工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發現鉗工實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依據,調整下一階段教學計劃、練習課訓練任務、期末綜合實踐。教學評價作用不局限于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考核,教師更要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促進學生發展、優化教師教學的功能。鉗工實訓課程開始前,教師需要將如何運用形成性評價調整下階段教學的過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清楚教學評價目的,保證所有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考核結果的真實性。根據專題教學評價,教師及時調整下階段教學計劃,提高鉗工實訓課程教學效果,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2.3 根據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選擇合適企業實習分配
中職學生終將進入企業工作,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因此整理學生實訓成績,選擇合適企業對學生進行實習分配至關重要。根據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進行企業實習分配,可以激勵學生不斷強化技能,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教師通過強調就業壓力和企業人才需求,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有助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教師鼓勵學生參加技能證書考試,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競爭力。教學評價與企業實習分配相聯系,建立課程、評價、實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目標—激勵—實訓—評價—激勵”的良性
循環。
3 ?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分析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現狀,梳理目前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3.1 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
實訓過程評價—鉗工實訓課程共設置十個專題,占總成績的70%(70分),每個專題占總成績的7%(7分)。學生四人一組,通過分工協作,完成專項技能訓練。教師根據每個專題的實訓過程,評價學生專項技能掌握情況(3分)、學習態度(2分)。組內成員互評,考核學生團隊協作能力(2分)。
鉗工技能考核—期末教師發布綜合實踐任務,采用占總成績的15%(15分)。學生四人一組,經過商議討論,共同制定工藝流程圖、完成工件加工制造。教師根據學生作品加工精度、工藝流程圖設計方案、加工過程時間分配情況等,評價學生鉗工技能水平(10分)、工藝流程圖設計能力(5分)。
工程素養評價—根據鉗工實訓課程學生日常言行舉止和整體表現,教師評價學生工程素養發展,占總成績的15%(15分)。具體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安全意識(5分)、日常行為是否符合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5分)、學生工匠精神發展(5分)。
3.2 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在實訓過程評價、鉗工技能考核的基礎上,融入工程素養評價,全方位、多角度評價學生發展,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升。實訓過程評價—實訓過程評價占總成績的70%,加強學生對于每個專題重視程度,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強化學生鉗工專項技能。組內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專項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鉗工技能考核—通過綜合實踐任務考核,鍛煉學生鉗工技能綜合運用能力、工藝流程圖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工程素養評價—通過鉗工實訓課程,促進學生工程素養發展,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等。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深化實訓過程管理,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培養學生鉗工技能、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綜合素質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3 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下的鉗工實訓課程,突出“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全面發展,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師分析考核數據,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發現的問題作為教學突破點,教師之間進行研討,尋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方式。教師完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將教學評價的重點從考核學生技能掌握水平轉移到優化課堂教學。通過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教師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步調整教學,實現正向反饋,并通過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實訓課程中融入工程素養評價,需要教師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內容全面化、教學評價角度多維化,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
4 ?結語
構建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是以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采用實訓過程評價、鉗工技能考核、工程素養評價,多維度考核學生實訓成果。通過考核結果及時反饋,學生明確自身不足;運用形成性評價,教師調整下階段教學;根據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選擇合適企業進行分配,強化學生鉗工技能和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中職學校鉗工實訓課程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實現教學評價體系和企業人才需求相匹配,充分發揮教學評價激勵、促進、指正、優化功能,有利于培養個人能力、團隊精神、工程素養全面發展的現代鉗工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于娟.工程類基礎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及評價——以工程熱力學教學實踐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74-177.
[2]金凡路.職業教育立體多元化項目主題式教學評價構想[J].職教論壇,2011(03):61-64.
[3]吳志華,楊瑩.基于多元回歸方法的高職實訓課程效能評價實證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08):56-60.
[4]王忠.構建多元化的中職園林綠化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以上海某中職校園林綠化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8(35):68-69.
[5]邱宗軒.多元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助力高職現代鉗工人才培養[J].湖北農機化,2019(01):24-25.
[6]童永華,李慕.適合的鉗工實訓課程發展性評價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2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