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生
摘 要:新形勢下,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里,軍旅詩詞像一朵瑰麗的奇葩,不僅可以開枝散葉,還可以達到,花蕊競放,散發著奪人心魄的芳香境界。文明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不僅是革命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位享譽中外的大詩人。在他的詩詞中,可以看到革命英雄主義、浪漫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從詩詞感悟毛澤東崇高的人生境界,感悟偉人崇高的人生境界。不僅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歷史,還可以幫助大家提氣,汲取到很多正能量。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之后,結合現狀,以《沁園春·長沙》為教學實例,從力量和豪氣、自由與生機、讀書與修身等幾個方面進行正確思考,豐富生活、陶冶情操。
關鍵詞:詩詞教學;《沁園春·長沙》;精神成長
一、問題的提出
“常讀常新,常悟常新。”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充滿正能量,只有在多元化的角度進行了解,那么才可以獲得多云化的收獲。在學習毛澤東詩詞的過程中,并不是單一的詮釋其中的技巧和藝術特色,而是學習毛澤東的崇高人生境界。要真正讀懂毛澤東詩詞,還要融入個人的生活體驗。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才是毛澤東詩詞的魅力所在。不僅胸懷“學不成名誓不還”的遠大抱負,還樹立“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壯志豪情。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就屬于一部經典的課文,具備屬于自己的思想和思緒[1]。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學生需要學習的并不是單一的知識和技巧,而是在思考中,走進偉人精神的世界。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心智開始走向成熟,也屬于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此時,在實施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毛澤東的作品,從本質上了解對應的精神品質和世界,融合自己的思想情感,才可以把握對應的建設方向。鑒于此,如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何在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教學實踐中構建毛澤東詩詞教學的重要方向,促進精神的成長?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二、精神成長:毛澤東詩詞教學的重要方向
(一)力量和豪氣,充分的感受昂揚奮發的情感基調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商品社會帶來的價值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并且功利性的位置越來越強。在很多時候,也折射出了現代化的教學課堂氣息,在時代的陌生感下,讓不少學生對毛澤東敬而遠之。此時,就需要一種精神前來引導,那么才可以喚醒學生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潛力,滿足現代化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實施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就先使用創作的背景,激發學生的關注度[2]。之后使用激情的語言方式,感知內心的震撼,凝聚詩人的精神生命,閃爍詩人的智慧,激蕩屬于自己的靈魂,陶冶情操。在精神閱讀氛圍激發之后,教師就可以使用誦讀的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閱讀的情緒。在第一個層面上,需要學生先自行比較閱讀,分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之后,需要聽讀和比讀,分析不同之處。第二個層面,需要彌補新知識,感知原汁原味。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抑揚頓挫的節奏感。“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需要把握其中的延長音,并且需要感知其中的主要內涵。在詩中還有不少押韻的地方,體現了詩歌的美感。《沁園春·長沙》體現了昂揚奮斗的感情基調,也體現了作者的寬大胸懷和奮進的精神力量。
(二)自由與生機,深入的品味毛澤東的詩詞語言藝術
在實施《沁園春·長沙》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還可以在思考中分析自己的感受。《沁園春·長沙》在語言上就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此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從文章中的哪些詞語可以感知到一種生機盎然的景象?哪些可以展現凌云豪氣的精神品位?此外,需要學生在自主的感知中,分析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小石潭記》當中的“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就是展現了水雖然存在阻力,但是也不能阻擋作者追求自己的理想[3]。《沁園春·長沙》也可以在這樣的思維中感知作者的內心情懷。《沁園春·雪》毛澤東又親率紅軍抗日先鋒隊東渡黃河奔赴華北前線與日軍作戰,并且正好遇到了這場大雪,感知到了壯麗的山河,將他的遠大抱負訴說得淋漓盡致。在別人的眼里屬于冰天雪地,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卻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奇觀[4]。在遼闊的自然界當中,生機勃勃。人間何苦?苦難是中國,不幸的是人民。誰來主宰?只可以靠自己來創造世界。其中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描繪了一幅青年革命者的崢嶸歲月。其中的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就是在散文和詩歌的基礎上,感知血氣方剛,感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種獨特的精神世界就呈現到了大家視野當中[5]。《沁園春·長沙》中屬于一個優秀的經典作品,也是藝術的統一,直抒胸懷。給人一種生機盎然,激揚向上,凌云壯志的氣魄。
(三)讀書與修身,宏觀的領悟毛澤東的詩詞精神內涵
《沁園春·長沙》當中,屬于中國優秀的文化詩歌,其中也蘊含了獨到的精神世界。在閱讀毛澤東詩詞的時候,總會給人一種鼓舞,也會給人一種力量的震撼。當今社會正好缺少的就是這種精神,只有在以點帶面,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才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走進偉人的精神世界。在《沁園春·長沙》中,從藝術的角度抒發了個性化的情感。不僅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的思想行為和年輕時候的抱負,也可以在樂觀的基礎上保持胸襟性。毛澤東的詩詞是自身一生的一個縮影,體現了高度的文學概括性。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豪言壯語,立志要做時代的弄潮兒,擊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6]。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始終肩扛使命,保持堅韌不拔、拼搏進取的精神狀態,那么才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達到終身受用的主要境界。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就需要此種精神,激勵著大家乘風破浪,不辱使命、獻身使命[7]。對于學生來說,對于各個崗位的人來說,都需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屬于自己本職的工作。如果青年失去了對使命的擔當,那么人生就會失去了對應的精神光彩。
總結:隨著社會的進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理清精神成長的重要方向,深刻的認識到民族的危機。時刻關注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將個人的價值和國家的發展相互結合起來。在學習毛澤東詩詞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其中的表現形式與特征,并結合現狀,提高自身的文學鑒賞水平。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知其中的積極上,不畏艱難,奮發圖強。讓民族文學得到良好的傳承,讓光陰得到很好的流轉,讓時代得到有效的發展。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夢想和人生抱負,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實現大家共同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周龍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讀《沁園春·長沙》感悟[J].21世紀中學生作文(高中教師適用).2019(04)
[2]祝杏清.繪寥廓絢麗之景,抒壯志豪邁之情——《沁園春·長沙》情景交融藝術特色賞析[J].中學語文.2019(09)
[3]周璐璐.奇文共欣賞——教授《沁園春·長沙》的幾點體會[J].文理導航(上旬).2018(08)
[4]顧小蘭.淺析毛澤東詩詞的特點——以《沁園春·長沙》為例[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下旬).2019(10)
[5]杜彩恒.志偉景壯情昂物躍——試析毛澤東兩首《沁園春》的寫景特色[J].中學語文.2017(33)
[6]劉紅.《沁園春·長沙》中“悵”應釋為“惆悵”[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3)
[7]馬玉萍.絢麗的圖畫偉大的樂章——毛澤東兩首《沁園春》賞讀[J].語文教學之友.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