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改革逐漸深入,對于教學工作者和學生有了新的標準。科技水平的提升,更多新技術被應用到教育之中,豐富了教學方法,改變了單一的教學模式。但是,從現實情況來進行分析,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效果仍然沒有達到預期,不利于提升高中整體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希望能夠推動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心,進行教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更應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得到進一步發展。為此,教師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考慮到教學的現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發展自己,成為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一、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高中地理課時比較少
雖然在新課標背景下,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地理學科在考試中占得分數比較少,很多學校都沒有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在進行課程安排時,一周的地理課非常稀少。在這一情況下,高中地理教師為了完成學期教學要求,在對于學生進行教學時,會盡可能的在一節課中講解較多的內容,學生缺失進行思維、自主學習的時間,這導致高中地理教學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1]。
(二)教學的內容沒有與時俱進
地理這一學科是比較嚴謹的,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地理學科也出現了一定的改變,為此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應該與時俱進的更新地理知識,但是,從現實情況來進行分析,教材的變更速度比較慢,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的一些內容和現實地理情況并不相符,導致學生缺乏對于教材的信任,教學工作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學生對于地理學生產生反感。
(三)沒有創新教學方式
從當前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非常的在意學生的成績,為了使學生能夠取得較為優異的成績,會畫出一些重點來進行教學,并要求學生進行背誦,這不但會使地理學科的趣味性消失,還導致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喪失,不愿意主動的進行地理學習,這嚴重阻礙了地理學科教學的順利開展。
(四)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以人為本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在地理課堂中將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了簡單的描述,這并不利于學生通過學習發展自己,形成地理學科素養。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出發,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五)教師的專業水平不一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將科目劃分成為了主科和副科,地理作為一門副科,對于代課老師的要求并不高,這就導致高中地理教師認識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這就導致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并不期待進行地理學習。還有部分老師,雖然對于高中地理教學充滿熱情,但是由于教學方式不當,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墨守成規等,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無法讓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產生熱情,這并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學效果的提升[2]。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及時的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
(六)學生并不重視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
高中生需要學習的內容比較多,學習壓力很大,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的重視對于自己來說分值較高難度較大的物理、數學、語文等,對于地理學習并不重視,部分學生在地理課中學習其他課程的內容,并不關注地理老師講課,導致學生對于地理學習失去熱情。并且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地理學科的難度增加,學生在對于地理學科學習時,找不到關鍵,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地理教學的難度,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水平的對策
(一)創設情境進行教學
地理這門學科進而其它學科存在著一些差異,其包含著諸多不同類型的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其和生活相結合,而不是僅僅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比如說,在對于地球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運用模型,展現出太陽、月亮以及地球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對于地球的運轉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對于地理學習產生興趣。
(二)合理的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僅僅運用書本來進行教學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地理是一門現代化的學科,包含著豐富多樣的內容,借助于現代信息化技術來對于地理圖片和文字進行展示,能夠使地理知識從抽象變得更加具體,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地理知識。比如說,在對于大氣運動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大氣是抽象的,而借助于現代信息化技術可以對于大氣運轉進行模擬,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效率[3]。
(三)組織學生進行實踐
之所以進行教學,最重要的是為了使學生有一定的能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相關的問題。地理包含著諸多方面的內容,能夠被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走出課本,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比如說,在對于中國的地形地貌時,教師可以借助于中國地圖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學生對于中國的地形地貌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提高地理教學的水平。
(四)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人認識到了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這不但需要考慮到理論課程對于學生的影響,還應該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提高教師各方面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師的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地理教學的質量,為此教師必須要發展自己,積極的學習最新的地理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并進行教學總結,積累教學經驗,確保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4]。
(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進行傳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非常的被動,這并不利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培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在新課標下教師應該和學生進行溝通,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作相關的規劃,使學生更加熱情、主動的加入到學習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使學生對于高中地理學科形成正確的認識
地理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正確的認識地理課程,并將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更加主動的加入到地理學習之中,積極的和他人探討自己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地理學習的能力,并逐漸的形成地理學科素養。
三、總結
根據上文來進行分析,地理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為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解決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地理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形成并發展地理學科素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5]。
參考文獻
[1]王晨,肖燕.高中地理多學科滲透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J].教育教學論壇,2020(19):344-346.
[2]涂祥蘭.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0):159-160.
[3]韓衛.基于思維導圖的“熱力環流”教學設計——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地理教學,2019(04):20-24.
[4]孔德瑩.問題激發靈動課堂——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應用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86.
[5]梁梅青,樂淮輝.重組性遷移在主題式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J].地理教學,2019(09):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