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梓一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構建數學智慧課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打開學生的解題思路,已經成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也是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可緊緊圍繞數學核心素養,遵循一定的原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構建高中數學智慧課堂,不斷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科素養;智慧課堂;研究
在最新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基于此,數學教師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時,應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借助多種途徑,構建數學生態智慧課堂,促使學生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全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原則分析
基于高中數學學科素養的基礎上,高中數學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時候,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1)主動性原則.高中數學作為高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重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等,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對這一要求,教師在構建數學智慧課堂時,應發揮教師的引導價值,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選擇數學課程,并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均可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高中水平;在這一原則下,教師在對數學課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展示其個性化,真正實現數學課堂的個性化教學;(2)生活性原則.生活教育理念下,就是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得課堂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縮短和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在生活場景中,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3)主體性原則.新課程改革下,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據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構建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時候,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僅要關注如何“教”,還要關注學生如何“學”,全面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生態構建策略分析
1.合理設置情境,奠定基礎
高中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常常存在著較大的障礙.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比較低.基于這一現狀,面對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構建數學智慧課堂的時候,應結合數學知識點,給學生創設針對性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究學習中,最終完成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圓錐曲線統一的定義》教學中,由于教材中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困難.基于此,教師在構建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時候,借助圓錐型的胡蘿卜開展實驗活動,指導學生先用刀削胡蘿卜,并將平面的圓錐圖形展示出來,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就會直觀地感知圓錐的截面.如此一來,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喚醒了學生的數學求知欲望.
2.合理地問題引導,強化學生核心素養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途徑.因此,面對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科學、合理運用數學問題,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產生“疑而未解”等愿望,最終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參與到高中數學課堂學習中.需要說明的,數學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時候,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與其認知規律相適應的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在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下,最終完成數學知識的主動建構.例如,在《導數的概念》教學中,教師在構建數學智慧課堂的時候,就可以借助問題引導這一教學模式.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計算實例,并引導學生對其展開分析.如此一來,通過問題引導下的數學分析,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和發展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如抽象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等.
3.深度拓展知識,構建數學智慧課堂
雖然高中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抽象性,但是在新課程標準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過程中,不能局限在教材上,不能僅僅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技能,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對數學與知識的深度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數學能力、思維得到發展,最終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橢圓的性質問題》教學中,教師結合一定的數學例題,得出橢圓連續的斜率乘積比例進行了確定.接著,為了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還應在此基礎上對這一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向學生提出新的問題:“若a=b>0,你又會得到什么樣的結論呢?”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思考、交流和討論,最終得出“橢圓就會逐漸變成圓”這一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結合已有的知識展開猜想,并據此展開自主探究對其進行驗證,也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4.強化知識遷移,構建數學智慧課堂
基于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為了實現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當完成基礎版塊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還應對其進行拓展和延伸,借助教材中的自主探究板塊,使得學生在知識探究的板塊中,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強化,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在知識探究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知識探究能力,拓展自身的數學思維等,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在對《函數》這一部分的知識進行講解中,由于其中涉及到了對稱軸的移動問題,如果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僅僅是借助口頭講解的方式進行,不僅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難以理解的現象,也難以實現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要求.基于此,教師在構建數學智慧課堂的時候,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這一途徑,利用視頻將函數的運動直觀地表現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在直觀地感知中,對相關知識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并為后續的知識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依據,也是開展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面對這一全新的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教師應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遵循主動、生活、主體性的原則,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構建數學智慧課堂,促進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郭有春.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創建[J].數學教學通訊,2019, 000(021):72-73.
[2]丘炳輝.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淺析[J].新課程(中學版),2019(04):18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