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美
摘 要:幾何直觀素養是新課改中提出的數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很多抽象的幾何知識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需要教師采取合適的方法和手段將數學難度降低。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結合實踐經驗闡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巧妙地方法設計課堂以此促進學生幾何直觀素養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直觀;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改中提出的教學理念與傳統課堂教學理念大不相同,它強調的是基礎知識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作為最為重要且基礎的小學數學學科中有很多抽象的幾何知識,也是學生建立空間感和提升幾何直觀素養的基礎。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幾何部分的知識點,課堂積極性不高。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為了降低幾何知識的難度,采取了一些有趣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基礎上幾何直觀素養逐步上升。
一、引入生活案例,鍛煉學生幾何直觀能力
當新課改將幾何直觀素養概念提出后,教師們便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幾何直觀素養不僅包含幾何素養,還包含直觀素養,是兩者的完美組合,需要學生用感官去接受。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引入課堂,促使學生結合真實感受進行想象和思考,進而從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應用感官和現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以及幾何直觀素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小數乘法”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先在課堂中通過整數乘法和加法間的相互轉化引出如何計算小數乘法的知識點。當學生掌握了小數乘法計算方法后,教師將關于用水問題引入課堂,說道:“每家每戶都要用水,為了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國家在收取水費時進行了分層收費,第一層用水標準是12立方米及以下,第二層用水標準為12-16立方米,第三層標準是16立方米以上。它們的收費分別是2.5元、5元、12.5元每立方米。如果一家人用了20立方米的水,那么需要繳納多少錢水費?”很多學生都不知如何下手,教師隨之結合題意畫出一條射線,并將用水標準和收費標準分別標注在射線上,促使學生迅速理解了題意并解答出正確結果。學生在借助圖形解答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幾何直觀素養也隨之升高了。
二、巧妙借助教具,培養學生幾何直觀素養
在傳統形式下的數學課堂中,教具是重要的輔助工具。在新時期,教具同樣重要,能夠有效輔助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小學數學學科中的圖形知識點是學生學習幾何內容之一,也是他們學習幾何知識的開始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具有基礎性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具合理地應用到課堂中,進行教學演示,促使學生直觀地觀察演示動作的過程中掌握幾何知識點,并由此提升幾何直觀素養。
例如,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帶有磁性的長方體帶到課堂中,并且在授課過程中將其進行不同形式的拆分,促使學生通過觀察拆分后的平面圖形基礎之上能夠了解到長方體各個面間的關系與特點。當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哪條邊表示長方形的長,哪條邊可以表示長方形的寬?”學生們在解答問題過程中能夠將立體長方體以及平面圖形結合到一起,進而在推導長方體的表面積時能夠迅速理解和掌握。在教具的輔助下,學生們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幾何直觀素養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三、數形結合思想,提升學生幾何直觀素養
抽象數學知識形象化的方式有很多種,數形結合的方法就是其中一種最為有效的形式,也是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最常使用的教學模式之一。小學數學可以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通過“形”向“數”或者從“數”向“形”進行轉變,進而使之快速理解其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并在快速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提升幾何直觀素養。已經具備了幾何直觀素養的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表現得更加主動,學習自信更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到課堂中,以此提升學生幾何直觀素養快速升高。課上,教師先將幾個常見的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展示出來,并標記上其具體的邊長,鼓勵學生自主計算出各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們能夠很快說出面積計算公式并將數字帶進公式中說出結果。當學生自信心正高時,教師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鼓勵學生嘗試計算該圖形的面積。由于沒有學習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們面露難色,此時教師鼓勵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區別,并使之思考“如何將平行四邊形轉變成長方形”,并由此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數形結合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們的幾何直觀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步提升了。
四、多媒體組織教學,增強學生幾何直觀素養
圖形和幾何知識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促進學生幾何直觀素養逐步提升的關鍵所在。但是,教師使用單一的方法講授幾何知識,難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當多媒體成為重要的課堂教學輔助工具后,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幾何知識點時常常利用多媒體展開,將幾何圖形變“活”,促使學生通過觀看圖形的變化豐富其想象能力,并以此增強他們的幾何直觀素養。
例如,學生在學習“正比例和反比例”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兩輛不同規格的汽車行駛的視頻呈現出來,并在車身上將時間和路程數展示出來,促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到這些基本信息。結合視頻,教師問道:“同學們能夠判斷出誰快誰慢嗎?”學生們卻出現了分歧。此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將每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分別用長方形表示出來,并且告知學生每塊長方形表示一秒鐘行駛的距離,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圖形說出汽車行駛時間和路程的比值。通過分析多媒體呈現出來的圖形中的數量關系,學生們逐步認識到了兩車的行駛速度相同,教師也順勢引出正比例關系,并由此講解速度和時間間的反比例關系。在多媒體輔助的課堂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很高,幾何直觀素養和解題效率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五、創設操作環境,提高學生幾何直觀素養
實踐是促進學生高效獲取數學知識的關鍵,也是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熱情的一種有效形式。很多數學知識單純地用眼睛去看或者用腦子去想都難以發現其中蘊含的奧秘,只有親身經歷或者操作過才能夠領會其精髓。結合小學生愛動的習慣,小學數學教師嘗試在課堂中創設操作環境,促使學生快速融入到操作實踐活動中,以此增強他們自身的直觀感受,使之快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在操作情境中,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水平以及幾何直觀素養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動手操作環境,促使學生們的幾何直觀素養得以發展和提升。一上課,數學教師就提出一個難題,鼓勵學生將四個蘋果以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人。在分四個蘋果時,每位學生都能夠將除法算式回顧出來,但是當分一個蘋果時卻遇到了問題。有的人說可以將蘋果掰成兩半,一人一半。教師對其進行了肯定,繼續道:“如果將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個人或者5個人該怎么分,大家動手畫一畫吧!”學生立即動筆畫了起來,有的人畫出一個圓形代表一個蘋果,有的人畫出一條線段代表一個蘋果,并且將圓形或者線段分別分成了幾條相等的線段,教師也由此引出分數的概念。在動手作圖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清楚地理解分數的概念,幾何直觀素養也逐步升高。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上多種教學手段實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可以應用這些方法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幾何直觀素養,為以后巧妙地將數和形結合到一起解決數學問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妮.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下一代,2018,000(008):P.98-98.
[2]趙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8(49).
[3]王金飛.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教師,2019(03):48-49.
[4]魏鳳英. 小學數學中段生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
[5]駱穎鈞.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空間觀念培養策略——以“圖形與幾何”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