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冶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共享經濟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共享經濟發展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平臺型靈活就業者績效管理工作,結合平臺型企業就業特點和人員管理現狀,提出針對性的績效管理對策,加強管理就業人員,保障就業人員權益,促進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帶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共享經濟;平臺型企業;靈活就業者;績效管理
在共享經濟發展背景下,平臺型企業發展速度不斷提高,由于其工作方式比較靈活,吸引大量就業者,不斷擴大勞動群體數量,在很多行業中開始滲透這種用工模式,幫助勞動者充分就業,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但是因為平臺型企業就業群體數量較大,再加上工作具有較高的自由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難度增加,因此平臺型企業需要完善績效管理機制,激發就業者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平臺型企業的發展水平。
1.概述共享經濟和平臺型企業
1.1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迅速,也促進共享經濟進一步發展,共享經濟不斷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在國家層面上的戰略規劃中,我國也開始融合共享經濟的商業形式。[1]
1.2平臺型企業
平臺型企業利用共享經濟平臺,通過使用勞動和資源以及服務獲取報酬,這種就業形式具有靈活性特征。當前很多企業都開始落實平臺戰略化發展,平臺型企業在市場運行狀態中,可以發揮企業帶動效應,促進新型就業,進一步發展共享經濟。平臺型企業的雇傭關系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針對這種“松散型”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三方評價監督機制還不夠完善。
2.平臺型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
2.1缺乏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績效考核體系組合各種考核指標,屬于一種系統性的評價系統。當前平臺型企業過于重視考核過程,忽視了績效計劃和反饋結果等方面,導致績效考核體系不夠完整。一些靈活就業者為了提高業績,利用各種手段制造虛假績效,通過平臺漏洞和作弊軟件完成工作,增加了平臺型企業管理難度。平臺型企業考核的指標比較寬泛,缺乏準確性和客觀性,就業者對企業考核指標認可度不高,這不利于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此外,“客戶的滿意度”在平臺型企業績效指標當中占據較大的比例,但是客戶的評價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還存在惡意打低分的情形。[2]
2.2績效激勵體系不夠完善
平臺型企業在發展初期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給予靈活就業者較多的補貼,提高就業者的整體收入,但是在占據一定的市場額之后,開始逐漸減少就業者的補貼,同時提高了抽成的比重,大幅度降低了就業者的收入,造成就業者的不滿,引發人員嚴重流失。此外平臺型企業激勵體系中只是包含補貼和獎勵以及懲罰,靈活就業者無法分享平臺型企業的成長紅利,企業現有的激勵體系還不夠完善,降低了靈活就業者對于平臺型企業的認可度。
2.3績效反饋機制不完善
績效反饋指的是向評估對象反饋績效評價結果,這會直接影響到評估對象的行為。但是當前平臺型企業并沒有及時反饋績效評價的結果。平臺型企業在考核員工的過程中,沒有和員工進行深入溝通,不能及時發現員工存在的問題,從而無法利用績效管理工作提高員工的業績和服務質量。很多靈活就業者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無法和平臺型企業及時交流,降低了問題解決效率。例如,在靈活就業者對自己的考核結果申訴過程中,平臺型企業并沒有及時回應,因而打擊了自由就業者的工作積極性,導致他們對平臺型企業產生不滿情緒。總之,平臺型企業忽視績效反饋環節,缺乏和員工的深入溝通,不利于提高平臺型企業績效水平。[3]
3.共享經濟下平臺型靈活就業者績效管理措施
3.1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平臺型企業績效管理體系過于注重考核員工業績,從而忽視了其它的環節。因此平臺型企業需要從企業戰略導向角度出發,結合整體性原則,注重聯系各個環節,實現績效管理的良性循環。在實際考核階段,平臺型企業需要量化選取考核指標,及時落實溝通反饋和輔導培訓,同時需要保障靈活就業者的參與性。
3.2完善激勵機制
平臺型企業當前采取的激勵機制整體形式比較單一,同時沒有覆蓋全部業務,因此靈活就業者很難獲取獎勵,激勵效果不甚理想。平臺型企業需要在制定激勵制度之前全面了解靈活就業者的需求,首先要保障員工基本生活需要,其次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激勵方案,結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競爭意識。[4]
因為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平臺型企業也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突出績效管理的預見性。平臺型企業需要明確激勵工作的目標,同時要始終把握激勵的導向和形式,增加平臺型企業員工的安全感,使員工把企業當作共榮辱、同命運的“大家庭”,根據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奮斗。
3.3利用大數據績效管理工具
大數據績效管理和傳統績效管理工作相比有一定的差異性,數據采集和績效評價標準是不同的,平臺型企業需要利用數據集成和數據互聯的優勢,實時采集和動態監控靈活就業者的績效數據,審核員工考核指標和客戶惡意差評以及滿意度,在反饋過程中,可以達到雙向約束和權益保障的效果。
3.4完善績效反饋程序
在信息時代,平臺型企業需要利用移動通訊工具的優勢,加快傳遞信息,完善績效反饋程序,保障信息傳遞的暢通性,使績效溝通和反饋效率因此提高。如果靈活就業者對于績效評定結果存在疑問,可以向平臺型企業提出申訴,和企業管理人員溝通之后再重新確認績效結果,這有利于進一步優化績效評價過程,保障考核結果的合理性,同時可以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使其更加積極地達成績效目標。
平臺型企業管理者也要對于職工給予輔導,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自身崗位。通過輔導、培訓工作,提高員工技能水平,滿足工作要求,針對靈活就業者的分散性特征,平臺型企業需要提供學習途徑,強化培訓部分兼職人員,使其選擇在平臺型企業長期工作,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5]
3.5完善勞動權益保障機制
一些平臺型企業的平臺形式比較單一,同時具有較大的變動性,無法保證靈活就業者的認可度,因此平臺型企業需要全面滿足職工的勞動權益需求,利用綜合激勵理論,結合職工需求和動機,采取差異性的激勵機制,同時需要融合績效提成和榮譽激勵等方式,使員工信任平臺型企業的管理制度,保障平臺型企業內部公平性。平臺型企業還要完善風險分擔和保障機制,明確劃分員工的職責和權益。
4.結束語
在共享經濟背景下,平臺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具難度,因此平臺型企業需要根據平臺和職工發展需求,完善平臺型企業績效管理體系,適應平臺型企業靈活就業者的特征,推動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高素英,祝津,張燁,王羽嬋.共享經濟推動平臺型靈活就業的影響因素分析[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2(03):7-16.
[2]何勤,楊宜勇,程雅馨,楊澤坤.共享經濟下平臺型靈活就業勞動者就業選擇影響因素差異研究——以“微工網”為案例[J].宏觀經濟研究,2019(08):142-155.
[3]何勤.大數據驅動的平臺型組織靈活就業人員績效管理創新研究[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01):78-84.
[4]張巖.共享經濟下靈活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險制度探析——以平臺工作者為視角[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34(06):90-94.
[5]何勤,鄒雄,李曉宇.共享經濟平臺型靈活就業人員的人力資源服務創新研究——基于某勞務平臺型網站的調查分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7(12):14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