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瑞英 樓燕芳 金巧燕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PBL教學法在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護理專業兩個班級共110名學生作為對象,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方式,觀察組給予PBL教學法,比較兩組考試成績和教學效果。結果:兩組新生兒疾病理論成績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新生兒病例分析成績及考試總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教學態度、臨床思維能力、雙向交流、知識寬度、責任心和臨床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PBL教學法;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4;G47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7225(2020)01-0063-01
新生兒疾病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也是兒科護理學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傳統的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缺乏自我思考的過程,因此教學效果欠佳,PBL教學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學習情境、提出問題為導向,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問題、通過團隊協作來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意義。目前已被廣泛用于醫學專業的教學中,因此,本文以護理專業學生作為對象,探討分析PBL教學法在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護理專業兩個班級共110名學生作為對象,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5例,男5例,女50例,年齡18—21歲,平均 (19.57±1.54)歲,觀察組55例,男3例,女52例,年齡18—22歲,平均 (19.61±1.46)歲,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均由同一組授課老師授課,每次授課2個課時,兩組均進行18個課時。
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方式,即教師授課,學生學習。
觀察組給予PBL教學法,具體為:(1)培訓教師及學生,講解PBL教學法的含義和教學意義,以提高師生的參與積極性。(2)嚴格按照教學要求實施教學,由教學經驗及臨床知識豐富的老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真實臨床案例,編寫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案例。(3)學生自由分為人數相等的5組,每組11例,每組選出一個同學作為代表,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章節的第一課介紹此章節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及病例情況。(4)創造教學情境,由學生提出病例的相關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可適當參與討論。(5)鼓勵學生課后在網絡上或者圖書館查閱資料,在下一節課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及心得,每節課最后由代表總結教學成果,課后寫下學習過程及成果,教師點評。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考試成績。全部課程結束后進行考試,筆試內容包括新生兒疾病理論知識題和新生兒病例分析題兩個模塊,每項滿分均為50分,兩項成績相加后的結果為總成績。
(2)比較兩組教學效果。采用問卷調查兩組教學效果,內容包括教學態度、臨床思維能力、雙向交流、知識寬度、責任心和臨床實踐能力等。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算結果(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試成績比較
兩組新生兒疾病理論成績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新生兒病例分析成績及考試總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教學效果比較
觀察組在教學態度、臨床思維能力、雙向交流、知識寬度、責任心和臨床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新生兒疾病護理學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培養實踐能力的教學要求。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全新教學模式,通過設置問題和教學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自己探究去解決問題。本次研究將PBL教學法運用在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中,結果顯示,兩組新生兒疾病理論成績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新生兒病例分析成績及考試總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教學態度、臨床思維能力、雙向交流、知識寬度、責任心和臨床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PBL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新生兒疾病理論成績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但PBL教學能顯著提高學生的新生兒病例分析成績,且多數學生認為PBL教學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態度、臨床思維能力、知識寬度、責任心和臨床實踐能力,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強了團隊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疾病護理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甜, 屈藝, 童煜,等. 國內近十年兒科教學模式的研究熱點:基于文獻關鍵詞的可視化分析[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9, 18(9):865-870.
[2]廖飛, 錢丹丹. 醫學模擬教學及其在新生兒復蘇培訓中的實施探討[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8, 17(4):416-419.
[3]張雯瀾,王勝軍,陸華.兒科危重癥護理情景模擬教學[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26(05):482-487.
[4]李獻,王紅巧,孫立榮,等.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實踐中應用[J].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54(02):238-240.
[5]張德桂,胡桑,張會,等.PBL結合CBL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安徽醫學,2018,39(02):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