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明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基礎教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也在發生著與時俱進的變化和革新,傳統應試教學形式正在逐步朝著素質化教育的方向發展。地理學科是高中課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綜合文化素養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以新課改為背景的教學改革有效推動了地理課程的教學創新發展,對原有課堂教學方法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出發,積極探究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提升學習質量的同時,帶動綜合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引言:傳統形式下的課程教育過程只是單一的側重學生知識教育和成績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伴隨著新課程教育的發展,傳統教學思想和理念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轉變,新課程理念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側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全面體現了新時期和諧社會建設的理念。本文從高中地理課程教學實踐出發,根據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要求,簡要闡述了日常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性教學方法,旨在分享教學經驗,促進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1.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構建新型教學關系
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等。”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與時俱進的革新教學理念,優化創新日常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設計一些學生樂于參與的教學項目和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促進教學形式的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溫室效應”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借助教學問題的指導吸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導學環節為學生展示溫室效應的相關資料并提出問題:溫室效應是如何產生的?溫室效應發生后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日常生活中哪些現象或者行為或加劇溫室效應的產生?現實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造成溫室效應的產生?通過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充分發揮教學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在學生理解出現問題時進行點撥與引導,使學生學習思維更加活躍,參與學習的興趣更為高中,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創新提供動力。
2.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多元化教學策略優勢
據相關心理研究表明,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對同一問題,以不同形式和方法體驗完成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最佳。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學習反饋,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的策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地球公轉”相關知識內容時就可以通過地理課程圖示教學法和探究式合作學習進行輔助教學,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指導學生對不同形式的日照圖進行解答,明確在太陽直射點變化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地球公轉方向、二分而至的日期等相關問題的解答,并總結地球公轉的意義等相關問題。根據學生討論探究學習的實際情況,對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并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將二分二至相應的地理現象送到合適的位置,鞏固課堂學習質量。通過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化程度,提高課本知識內容的形象化與具體化呈現力度,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體會到地理課程學習的樂趣,同時又能夠發散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設教學情境,啟發學生創新性學習思維
創設教學情境是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結合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情境中,更好的理解課程教學內容也是地理課程教學創新的策略之一。在地理課程的情境設計中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隱含學科內涵,同時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教學交流,發散學習思維,拓寬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在情境教學設計上通過教師層次性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從地理知識概念出發,逐步深入學習內容,養成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借助案例教學的引導,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與遷徙能力。例如,在學習“洋流”這一知識點時,局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式引發學生的積極參與:(1)嘗試自己動手在一張空白的世界地圖上繪制一下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的路線,并標注相應區域內的洋流名稱;(2)小組探究學習一下為什么鄭和下西洋時會選擇在冬季出發夏季返回呢?這其中涉及到了哪些地理知識?嘗試以地理學科的角度分析事故的原因。通過以上具體的問題場景,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與現實進行聯系,不僅有助于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同時更符合學生學習實踐需求,對創新地理課程教學方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結: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要積極的轉變傳統教學的思想,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善于從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出發,多元化課堂教學策略,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并在不斷的實踐教學與反思中完善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參與程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深入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理念,全面提升學科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立娜.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47):145-146.
[2]王曉波.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92.
[3]吳加江.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2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