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綜合素養成為教育考核的主要目標。教師不僅承擔著授業解惑的責任,更需要在科學貫徹“立德樹人”理念的基礎上教導學生如何正直做人、如何踏實生活、如何成就人生。對此,只有充分立足教材大綱,創新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養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借助政治課堂,有效形成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價值理念。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教學實踐;策略
引言:立德樹人理念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幫助學生加強道德行為規范的支柱,可以在學生面前展示現實生活中最真實、最典型的案例和問題,讓政治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心理,以傳遞在日常交際中應當具備的禮讓、尊重等優秀品質。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的教育標準,與新時代人才培育需求相吻合,對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積極意義。
1.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必要性
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核心的有關全面加強政治育人的戰略目標。強調要把“立德樹人”滲透到思想道德教育課堂中,把政治延伸到文化知識、社會實踐等諸多教育環節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切實踐行新時代國家發展的特色理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所謂“樹人之道,內容為王;立德之基,課程為要。”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鑄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主要陣地,具有塑造信念、培養品格、開發智力、健全人格的作用。“立德”的目的是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人”的目的則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堅定政治立場,灌輸人生理想的培塑思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為追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高校教學體系中政治學科的基礎性地位,發揮其在育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
2.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
2.1提高站位,重視形勢教育
思政課程開設的目的并不只是傳播知識,更承擔著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思想、洗滌靈魂、塑造先進觀念的時代重任。對此,要積極構建思政教育體系,設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使思政課程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高中政治教師應當提高站位,以黨和國家發展全局出發,讓思政教育活動更加貼合現代化素質教育,更加契合學生的心理、精神需求,符合他們的成長規律,培養出于社會有用之士。為了讓立德樹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就必須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以開拓的眼光看待世界,有健全的人格修養和過硬的專業技能,把時代精神融入到思政課堂中,讓其走進學生的心理。要結合教材帶領學生充分認識到當代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學習和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把握重大工作的部署內容,了解并分析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重視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具備能夠判斷事物性質的能力,能夠鑒別是非曲直的能力。例如在教導《國家權利機關》一課時,可以緊抓熱點新聞,讓學生關注有關兩會的專題報道,利用課后時間從報刊、書籍等渠道查閱收集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關資料用于學習,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權利機關的關系以及主要職權。讓學生活學活用,關注時事政治,促使政治課堂的多樣化開展。
2.2創新教法,激發學習興趣
要讓思政課堂活起來,首先就要為學生創造多種多樣參與實踐的機會。一是設立紅色教育課堂,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可以利用愛國主義教育片、校外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舉行家書朗誦、爭做雷鋒等活動賦予思政課堂更多的趣味性和真實性,以思想引領行動,讓學生主動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二是開設德育節慶講堂,滋潤學生的心靈,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高中思政教育應當把重點放在常規道德理論的灌輸上,不斷創新德育模式,例如舉辦校園文化節、主題宣講日等,讓教育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把學習優秀品質送進校園的各個角落,讓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理生根發芽,為指導學生行為提供有益遵循。三是搭建網絡學堂,突破教學的時空限制,營造學習常態的教育氛圍。教師要善于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搭建一個高效的學習平臺,如微課堂、微論壇等,促使政治思想教育與時代特征結合起來,讓各種學習資源相得益彰。
2.3凝聚共識,激發內在活力
立德樹人教育并非朝夕便可完成,只有通過持續滋潤,形成氛圍,才能逐步凈化學生的內心。教師要在教材解讀、體系設計、方案編制、教學評價等環節統籌規劃,靈活運用課內外教材資源,使得政治素養入腦入心。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個體特征實施個性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堅持促學與內化的一統,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隊伍應當增強育人意識,將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思政教育的各個環節,培養一批批人格健全的時代先鋒。例如,在講解《我們的民族精神》一課時,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古代、近現代以及現代的民族英雄,然后舉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講述英雄身上的故事。再結合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勝利的原因,讓學生體會團結一心的含義,培養愛國情操。
3.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應當協同新時代發展理念趨近教育目標,將立德樹人的教育元素融入到思政課堂。廣大政治教師要成為立德樹人的實踐者,切實提高政治意識和教學能力,挖掘社會中潛在的教育資源,形成協同效應。積極探索體系創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民族文化,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的融合實踐[J].吳志穩.中學課程資源.2018(10).
[2]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討[J].盧小平.學苑教育.2018(01).
[3]構建高中政治“生命”課堂的對策探索[J].王豐美.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作者簡介:康尚榮,男,1966.09,漢,甘肅蘭州,本科,中學副高級,高中政治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政治課教學或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