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燮意
摘 要:現如今,社會發展飛快,“適者生存、略者淘汰”一直是亙古不變的生存方式,因此,需要我們學生“德智體勞美”多方面發展。引導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在他們日常生活及未來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一方面的培養通常是被人們忽視的。
關鍵詞:中學美術;審美;欣賞
在我國美術教育改編新教材后對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格外重視。由于中學生見世面不廣,缺乏對美術的欣賞能力。例如:初三教材中第一單元《感受古代美術名作》中有一副人人皆知的《富春山居圖》,然而有很多學生都不知道這幅作品的存在,這使我認識到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是刻不容緩的。在中學這個階段學習美術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因此美術欣賞這門課程是及其重要的。
一、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中學美術課程的成績不列入中考成績當中,部分學生會覺得美術是一項可學可不學的課程。即使一些學生打算高考考藝術類學校時,在中學這一階段對美術課程也不會有多重視。因此,這樣會導致絕大部分學生忽略美術課,對美術課程也不太用心。
老師在教學中通常不重視美術作品的審美和欣賞能力,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畫法都不成熟,更別提提高學生的審美以及欣賞能力了。
二、中學美術欣賞課程教學策略
那么怎樣才能夠培養中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怎樣才能使中學生投入到美術欣賞課呢?
(一)美術欣賞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每個美術作品都是有著存在意義,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創作者靈感而發創作的。要讓中學生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創作作品。從古至今,藝術都是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能夠處處發現美的存在。建立藝術氛圍,還可以提升學生欣賞能力以及對其他學生作品的闡述能力,要從各個角度以及廣泛的文化環境中欣賞美術作品帶給人們的影響。
(二)美術欣賞要重視學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概念是美術更改新課程中的標準,其主要提倡讓學生自己身臨其境的參與美術活動,來體會和感受美術活動帶給他們的第一感觀。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指引和激發,可以分為以下三點來進行:第一激發學生的情感入駐,老師可以幫助學生講解解析美術作品的整體視覺和所表達的情感內容,尤其是一些細膩卻能抓住人們第一視覺的作品;第二是恰當的列出一些相關問題來挖掘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第三要持有認可的態度來評價學生的回答。欣賞美術作品的主要問題是能夠與學生情感達成共識,有助于學生激發想象力,增強情感體會,從而使學生情感升華,使美術欣賞教學課程得到高效性效果。
(三)教學方法對于一堂欣賞課來說同樣也非常重要
老師應該依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模式來展開教學,教學方式是多樣化的,沒有規定老師如何施教,老師要善于靈活改變教學方式,適當加以創新,追求更加完美的的教學成果,教學方式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不同的教學方式涉及的教學內容不同。欣賞課程也可以加入一些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思考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學習歷史文化,在歷史文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我國的美術歷史源遠流長,美術與歷史是惺惺相惜的,在遠古時期,先人就是用繪畫來紀錄人們生活的場景以及祖國美麗的大好河山。了解歷史文化,也可以對美術作品有更進一步的賞析。比如我們在賞析《鵲華秋色圖》時,我們了解到這幅畫是出自元代時期著名畫家趙孟頫之手,描繪元代時期濟南的秋季美麗景色,畫中描繪著兩座山相對,高聳的華山、茂密的樹木,一舟一蓑衣以及屋舍若影若現的美麗景色。通過這幅畫,我們可以了解到元代時期大氣磅礴的美麗河山,是留給后人沁人心脾的作品。
(五)利用好課外欣賞課程
中學的美術教師在課外美術欣賞教學中要做到以下的三個方面:
1.提前做好課外美術欣賞教學的準備工作
課外美術欣賞課教學往往通常分為校內和校外兩種不同的形式,首要任務便是對教學的內容、實踐、地點以及教學的目標加以明確。進行校內的美術欣賞課外教學的話,教師首先應當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和目標來明確教學的形式,讓學生能提前為美術欣賞課外教學做好準備,保證校內的課外美術欣賞課教學能有序的實施;進行校外的美術欣賞課外教學,教師則需要對教學的場地進行提前的預約,并根據場地的類型以及其中美術作品的類型來明確教學的內容與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的秩序進行維持。
2.結合課本中的實例,巧妙運用課外教學素材
教學素材可以分為三種:了解性的、理解性的以及掌握性的。可以依照實際情況來決定用哪種形式呈現,也可以同時使用這幾種形式的素材內容,但是連接轉化要舒服自然。合理巧妙的使用素材,能夠產生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去搜集相關資料,臨摹繪畫手法,促進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結語:學階段中的美術教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審美能力和欣賞分析能力,是需要我們老師逐漸培養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應該意識到美術教育是在培養學生文化修養、陶冶情操和激發智慧的。同樣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有了提升,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也是同時進行的。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使學生轉化學生學習美術的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教學課堂中老師應時刻銘記文化素質的教學需求以及傳授高效性的教學知識,盡可能的拓寬學生的欣賞水平知識層面,使學生融入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喜愛生活的情感。
參考文獻
[1]米粟栗.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欣賞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
[2]趙興來.以“三部曲”實施美術欣賞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9(10)
[3]丁玉娟.提升教師素養,有效開展美術欣賞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9(09)
[4]石莉.淺談自主探究式的美術欣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