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 要:為縮小學生彼此間在數學方面的差距,分層教學法得到了廣大教師的一致認可。因此,教師要在數學課堂內立足于實際情況,明確分層教學法的核心要求,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繼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實現教學目標。本篇文章主要說明了分層教學法的含義以及在高中數學課堂內如何開展分層教學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前言
國家教育部門針對當前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教材內容進行小部分改動,并提出明確的教學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守新課改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融入分層教學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不同類型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一、高中數學課堂內分層教學法的定義
若要利用分層教學法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化現象,逐步提高班級平均分。教師應明確分層教學法的含義,在數學課堂內利用分層教學法帶領學生從知識、實踐等方面不斷提升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掌握數學的基礎概念,并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繼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分層教學法的原則
分層教學法的展開可加強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此,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掌握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在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前提下,明確分層教學的原則,提高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效率。在開始分層教學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繼而在上課過程中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
三、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運用
(一)教學目標層次化
由于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高中時期因為理解與計算能力的不同,進而導致班級出現分化的現象,一方面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一方面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有一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處在中間階段。為此,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繼而提高不同類型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收獲。
比如在學習《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時,教師要在班級依據學生的情況分別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綜合運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分別運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認識等教學目標逐一實現。首先采用情境教學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將新課內容導入課堂,從而活躍學習氛圍。然后在講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識時,教師可挑選學困生回答,加強此類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在說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分別運用時,教師可選取中等學生進行回答,像是利用“在海上有一個小島B,周圍3.8海里有暗礁,軍艦由西向東航行,望見小島在北75度的方向,繼續航行8海里到達C點,知道小島B在北60度的方向,是否會有觸礁危險?”的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說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綜合運用的時候,教師應挑選優等生進行回答,繼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通過教學目標的不同,可實時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課堂內掌握知識,
(二)層次化輔導作業
在以往的高中課堂內,教師在講解完知識點后布置難度相等的數學作業,從而導致優等生很快做出答案、學困生無法得到答案的現象,長時間內班級形成了抄襲的不良風氣。因此教師可在數學作業內采取分層布置的方法,根據學生對基礎內容的理解制定難度適宜的問題,繼而引導學生逐漸跟上教師的步伐從而掌握基礎內容。像學習較好的學生,教師應布置難度較強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像是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可在原有的基礎上設置拔高題目,推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像是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從基礎內容出發,幫助學生通過簡單的運算得到應有的分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通過不同的作業練習,逐步增強全班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建立分層評價制度
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文化課的成績比較看重,從而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過于以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使得學生逐漸產生逆反的學習心理。所以教師要改變此種教學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平等的目光對待學生,繼而避免學生產生較大的落差感。像學困生解決了比較難的數學問題時,教師可在班級中當眾表揚,采取鼓勵的形式不斷提高該類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繼而逐漸融入數學課堂內。但是對于優等生的評價內容,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防止學生過于驕傲、自負,進而在數學試卷中出現栽跟頭的現象,不斷加強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并逐步引導優等生帶動學困生進行學習,以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形成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在高中數學課堂內完成學習任務。
結束語
總之,高中階段是學生命運的轉折點。因此,教師要明確數學成績在高考時期所占的比重,采用分層教學法逐漸縮小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教學目標、作業情況、學習評價等方面促進學生對數學內容的掌握,繼而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實現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董嬌.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7, (88).96.
[2]張春鳳.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 (10).11,8.
[3] 姚艷玲.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思考[J].學周刊,2017,(3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