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江
摘 要:幼兒師范生是我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需要依賴的重要后備力量,切實采取適當方法做好針對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教育引導工作,對于有效改善優化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助力幼兒師范生群體實現自身最優化的成長發展具備重要意義。本文圍繞提升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水平的途徑和方法論題,擇取三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闡釋。
關鍵詞: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水平;提升;途徑與方法;探討分析
中圖分類號:G651;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243-02
一、開展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建設工作的必要性
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從基本的概念內涵角度展開闡釋,獨立教師個體實際具備的師德,集中展示在以道德觀念要素、個人情操要素,以及精神品質要素等為代表的具備較強主觀能動性的思想感知意識層面和精神感知意識層面;從現代教育工作的具體化組織實施過程角度展開闡釋分析,教師實際具備的職業道德,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教師工作行為準則之間均具備密切相關性。
最近幾年以來,頻繁發生的“虐童”事件在引起我國社會民眾的廣泛關注背景之下,也在一定程度上直觀且鮮明地彰顯和揭示了我國現有的部分幼兒教師,在師德建設水平方面所具備的缺陷和局限性。
幼兒教育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之中的重要基礎,承擔著對我國民眾開展專業化啟蒙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伴隨著我國基礎性幼兒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工作逐步成為了影響制約我國幼兒教育工作發展質量水平的代表性因素。作為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發展過程中極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后備力量,幼兒師范生群體實際具備的專業技能水平、職業素養水平、道德情操水平,以及文化知識水平等因素,對未來一段歷史時期之內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總體發展水平,以及幼兒學生群體的身心成長發展質量具備深刻影響,切實擇取和運用適當措施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對于有效改善提升我國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發展質量水平具備重要意義。
二、幼兒師范生的師德認知基本現狀
第一,從幼兒師范生群體的主觀性思想觀念認知結構角度展開闡釋分析,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幼兒師范生均屬于獨生子女,因此其在自身真實面對的家庭教育環境因素和個人成長發展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作用條件之下,通常會在榮譽感、包容心,以及責任心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和局限性,在參與幼兒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學習活動過程中,未能實現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充分認識;與此同時,受真實存在的社會實踐環境因素的影響制約,現階段我國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幼兒師范生,僅將參與幼兒教育工作視為一種謀生手段,缺乏對參與幼兒教育工作的主觀熱愛,未能建立形成積極且正向的職業價值追求,也未能在主觀意識層面形成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問題的良好認知。
第二,從客觀存在的社會發展實踐環境角度展開闡釋分析,新時期背景之下盡管我國社會各界民眾均對幼兒教育工作施加了廣泛關注和充分重視,但是在與中小學階段教育實踐工作相對比條件下,依然真切地存在著顯著且鮮明的相互差異特點。最近幾年以來,我國廣大社會民眾逐漸對幼兒教師群體實際具備的師德建設水平提出了較高期望,但是由于我國幼兒教師群體的工資薪酬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在持續加劇的基本性生活壓力因素的直接影響下,我國廣大幼兒教師群體逐漸提升了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力度,將師德建設的重要性放置到次要地位。在上述不良思想傾向進入校園生活實踐環境背景之下,通常會不可避免地誘導我國幼兒師范生群體發生價值觀念認知偏離問題,逐漸喪失對基本師德建設活動的重視。
第三,從幼兒師范生師德教育工作的具體化組織實施情況角度展開闡釋分析,現階段我國依然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師范類高等院校,尚未實現對幼兒師范生師德教育工作的充分重視,在基本的思想導向和認知氛圍方面存在缺欠。在師范院校具體針對幼兒師范生開展教育干預過程中,尚未深入性地組織開展師德教育引導工作,在具體運作的教學工作方案之中存在著嚴重缺陷。近年來,盡管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對幼兒師范生的師德教育工作施加了充分重視與強調,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制約條件下,我國依然有一定數量比例的師范類高等院校,尚未制定執行針對幼教師范生展開師德教育引導的規范化方案,給幼兒師范生師德建設活動的總體效能獲取水平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第四,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逐漸加大,東西方文化形態之間的相互碰撞使得數量眾多的西方思想文化元素逐漸涌入我國民眾的觀念認知視野,誘導我國幼兒師范生逐步遭遇了來自多樣化西方思想文化形態的影響和沖擊,給幼兒師范生的基本性觀念認知結構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三、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水平的具體策略
第一,想要有效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應當借由對適當類型的干預引導手段的運用,引導和促進我國師范類高等院校幼兒師范專業教學單位,能夠逐漸提升對幼兒師范生師德教育工作的重視力度,借由制定和運用適當方案做好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教育引導工作,支持和助力高等院校幼兒師范生能夠逐漸改善提升自身的師德認知水平,實現自身最優化的成長發展。
第二,想要有效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應當切實采取措施改善優化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基礎性思想觀念認知結構。要切實引導幼兒師范生群體解決和擯棄自身觀念認知結構中存在的認知水平落后、功利化、自卑心理、自傲心理,以及虛榮心理等不良組成部分,在幫助學生建立形成優質且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感條件下,促進其能夠獲取充分能力處理好專與博、雅與俗、苦與樂、美與丑、愛與恨、順與逆,以及傳統與現代等基本關系,繼而逐步實現自身師德觀念認知水平的發展提升。
第三,想要有效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應當借由對多樣化教學案例的引入呈現,引導和促進高等院校幼兒師范類專業在校學生,能夠充分認識理解從事幼兒教師工作的社會責任感與榮譽感,繼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參與幼兒教師工作過程中需要運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應用技能,在持續改善優化自身基本性專業工作能力條件下,實現自身師德認知水平的持續改善提升。
第四,想要有效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群體的師德認知水平,應當借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入運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強化針對高等院校幼兒師范生群體的中國歷史知識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知識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督導相關學生建構形成正向科學合理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實現自身最優化的學習成長發展。
四、結語
圍繞提升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水平的途徑和方法論題,本文擇取開展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建設工作的必要性、幼兒師范生的師德認知基本現狀,以及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師德認知水平的具體策略,三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的闡釋分析,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幼兒師范生教學培養工作人員,構筑和提供扎實且充分的工作實踐經驗參考支持條件。切實制定和運用適當策略做好針對幼兒師范生的師德教育工作,對于有效改善提升幼兒師范生的師德認知水平,助力幼兒師范生實現自身最優化的成長發展具備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姚文,葉心明,陳林華.基于學生視角的研究生導師師德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J].高教學刊,2019(10).
[2]穆惠濤,張富國.新時代我國教師隊伍師德內化的突破口與實現路徑——基于教師職業責任分析的視角[J].現代教育管理,2019(4).
[3]馮文全,劉菁菁.從“知識論”到“德性論”轉變的教師師德建設——基于中美教師師德規范的比較[J].教育科學論壇,2019(11).
(責任編輯:李凌峰)